秦皇岛市文广新局以文化扶贫助推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16-04-18       发布机构:市旅游文广局(市文物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文号:       索引号135/2016-154645

 

近年来,秦皇岛市着力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因地制宜,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探索文化精准扶贫模式,以“脱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为结合点,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一是以文化启民智,增强农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我市在做好物质经济上扶贫开发的同时,非常重视精神家园的扶贫开发,积极探索文化扶贫路径,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思想,帮助困难群众摆脱精神“贫困”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从“根子”上推进扶贫工作。近年来,我市实施了“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择选了一批以反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技富农的节目内容和科教片,通过巡回演出,不断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自觉丢掉“等、靠、要”思想,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子”。青龙县道河乡三道河村是重点贫困村之一,通过播放家禽家畜养殖类科教片,让农户学到了绒山羊养殖技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村投入100万元建起了绒山羊养殖场,养殖绒山羊400多头,为村民发家致富指出了一条新路。
二是以文化接地气,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近年来,按照国家示范区建设标准,已建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文化设施网络、文化队伍网络。全市有群文培训基地160个、图书馆分馆9个、流动图书站37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8个,提升文化示范村12个、文化示范社区15个、农村文化示范大院11个,基层工作人员达到2900多名,发展文化志愿者4300多名。全市85%的行政村、93%的社区建成文化活动室,96%的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实现县区数字影院、乡镇和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全覆盖。如今,全市各乡镇在农闲时节、重大节日期间,均会开展贴近基层、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编排出了蕴含农民生产生活气息的《渔歌号子》《老乐》等地方特色节目,把党的声音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戏剧等形式传递到千家万户。全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近万余场,形成了群众大舞台、广场艺术节、元宵节灯迷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牌,受益群众达200余万人次。
三是以文化连民心,提升基层文化供给水平。文化连民心,活动进村寨,是繁荣基层文化、服务农民群众接地气的一项重要活动,近年来,在做好基层文化惠民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施“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工程,小海燕评剧团每年下乡演出150场;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年放映公益电影28000场,观众达350余万人;“三馆一站”(市县两区公共图书馆、市群艺馆、市玻璃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程每年服务500余万人次。在智力、文化扶贫中,动员鼓励全市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热心党员群众成为文化志愿者,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以宣传“精准脱贫”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舞蹈、歌曲、小品、快板等多种形式,深情讴歌党委政府倡导、群众参与、各界支持的共建家园、改善生活的新面貌。2015年,全市评选出55名优秀文化能人,优秀文化作品42件、优秀文化社团19个,优秀文化活动项目12个,优秀文化活动场所35个,全面展示了精准脱贫实施带来的新成果,鼓舞了全市群众百姓干事创业的士气。
四是以文化创品牌,繁荣秦皇岛乡土文化。秦皇岛以帝王名号命名,自秦汉就是东巡朝拜及兵家必经之地,拥有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孤竹文化、长城文化、碣石文化、海滨文化、求仙文化、满族文化、老文化和古朴多彩的民间历史传说。近年来,全市以传承保护和繁荣民间文化、乡土文化为目标,将文化工作“纵向到底”,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文化工作。为每个乡镇文化站增配电脑、相机等办公设备和专项工作经费,从而形成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条件办事的良好工作格局。利用“非遗日”“庙会”等时机,推出“昌黎赵家馆饺子”“抚宁白腐乳”“饽椤叶饼”等非遗项目的名吃展销,逐步摸索出农村生活艺术化、艺术产业化的路子,倾力打造的北戴河村“艺术村落”已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实施互联网+特色文化战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能够带动全市精准扶贫发展的正能量,鼓励耿氏酒堡、老文化传媒、太阳红彩色印刷等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原创品牌,以点带面,孵化一批具有秦皇岛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小微企业,建成了北戴河怪楼文化艺术片区、长城文化产业园区、海洋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此外,还打造了昌黎葡萄酒节、卢龙“孤竹文化节”、青龙“天女木兰节”、海港区“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山海关“长城节”等,形成了“一县区一节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节庆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企业2400余家,个体户2000余家,吸引农村从业人数近3万余人。6个基地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3个园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区,3个县区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十强县(区、市),4个聚集区被评为省级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3个项目被评为省级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五是以文化促发展,开创文化扶贫工作新格局。在今年的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工作会议上,秦皇岛市文广新局明确把建设文化小康作为“十三五”文化工作目标,继续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借助北戴河村“艺术村落”经验,认真谋划农村生活艺术化、艺术产业化融合发展的定位,在挖掘村庄自然禀赋、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乡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思路,引入创意创业的理念。着力构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文化超市、农家书屋建设,以及增加文化设备设施等村级文化建设。按照《秦皇岛市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规划(2015—2020年文化发展规划)》,结合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产业选择等因素,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园区,把“文化”、“创意”、“创业”、“产业”作为入驻机构选择标准。同时本着文化旅游目的地、设计公司聚集地等为目标,力争把农村文化扶贫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精准发力,打造一条农村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新路,以文化的力量推进全市扶贫工作,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