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秦皇岛市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4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秦政办字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秦政办字〔2022〕48号 索引号00035727X/2022-575
各县、区人民政府,秦皇岛开发区、北戴河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秦皇岛市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第十五届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0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北省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形势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时代全面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加快提升全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下,全市围绕消防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强化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和社会消防安全治理,不断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提升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水平,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全市火灾形势基本稳定,消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消防安全责任制日益健全。“十三五”期间,我市出台了《秦皇岛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秦皇岛市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市、区(县)两级政府均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将消防工作纳入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及网格化管理范围。明确消防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消防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推动成员单位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教育、民政、体育、旅游文广部门分行业、分领域制定了市级标准化管理规定,开展示范创建,消防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10类重点场所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职责,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全市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和“网格化”管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显著提高。以旅游旺季安保工作为牵引,以夏季消防检查和冬春火灾防控为主线,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化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显著提高。一是700余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26个街道、169个社区已按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二是相关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文物古建筑、仓储物流企业、高层建筑及民宿、电气火灾、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治理等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加强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火灾起数1315起,死亡人数12人,受伤人数12人,火灾整体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3.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结合秦皇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推动《秦皇岛市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公共消防设施与城乡整体建设、改造计划同步实施,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与城镇建设协调同步。“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新建市政消火栓630座。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建成3座,在建消防站4座,完成立项2座。
4.活动经费保障扎实到位。在消防员医疗费用全额保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卫勤保障力度,对卫勤保障及伤害防护工作给与经费支持,落实消防员高危执勤补贴。将政府专职消防员经费进行独立全额保障。结合实际情况逐年提升装备购置及基本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十三五”期间消防财政预算稳步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15.75%。
表1:“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消防经费预算到位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 基本支出经费 | 文职人员经费 | 装备器材购置及建站等项目经费 | 总预算 |
2016 | 6322.55 | 258.57 | 1835.33 | 8416.45 |
2017 | 7208.22 | 472.96 | 2250.78 | 9931.96 |
2018 | 7610.33 | 708.87 | 2619.87 | 10939.07 |
2019 | 8054.55 | 656.8 | 5101.1 | 13812.45 |
2020 | 8228.56 | 786.22 | 4702.33 | 13717.11 |
合计 | 37424.21 | 2883.42 | 16509.41 | 56817.04 |
5.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稳步提升。坚持以实战化训练为中心,大力提升消防队伍作战能力,组织消防、公安、交通运输、供水、电力、燃气、应急管理、森林、生态环境等部门和驻秦部队、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地下、高层、大跨度空间、危化品、森林山火、地震救援、洪涝灾害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急联勤处置演练。着力打造“一专多能、专常兼备”的救援力量体系,试点组建地震、水域、山岳、地下、高层、大跨度建筑、化工、森林和交通事故9类攻坚专业队,新增政府专职消防员编制250余名,组织开展各类灾害重点课题攻关、数字化预案制定和水源手册修订。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警20465起,出动警力182213人次,出动车辆32946辆次,抢救被困人员1337人次,疏散人员808人次,抢救财产价值13894万元,有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表2:“十三五”期间灭火和应急救援情况一览表
年份 | 事件类别 | 战斗结果 | ||||||||
出动 次数(次) | 火灾扑救(起) | 抢险救援(起) | 反恐 排爆(起) | 公务执勤(起) | 社会 救助(起) | 其他 | 抢救人员(人) | 疏散人员(人) | 抢救财产价值 (万元) | |
2016 | 3917 | 580 | 380 |
| 2 | 2905 | 20 | 259 | 208 | 1263 |
2017 | 4278 | 209 | 384 |
| 7 | 3635 | 27 | 304 | 238 | 1078 |
2018 | 4204 | 201 | 407 |
| 3 | 3542 | 31 | 252 | 100 | 2627 |
2019 | 4432 | 146 | 383 | 1 |
| 3884 | 9 | 250 | 136 | 1455 |
2020 | 3634 | 179 | 350 |
|
| 3038 | 40 | 272 | 126 | 7471 |
合计 | 20465 | 1315 | 1904 | 1 | 12 | 17004 | 127 | 1337 | 808 | 13894 |
6.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规范调整政府专职消防员经费保障标准的通知》,为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性支撑。各区(县)消防队增加配备专职消防队员,有效缓解执勤备战力量不足的问题。8个全国重点镇已建7支专职消防队,一般建制镇专职消防队实现应建尽建,企事业专职消防队达到6支。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有指战员405人,其中干部168人、消防员237人。政府专职队员215人、消防文员206人。
7.装备配备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持续优化装备配备,加快车辆装备更新换代和性能提升。“十三五”期间,共淘汰消防车辆47部,购置消防车辆51部。立足灭火救援任务需要,为消防站配备山岳、地震、水域、公路、地下、高层6类128种专业救援器材,其中包括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多功能消防机器人、拉曼光谱有害物质识别仪、扩散式区域侦检系统、超高压穿墙灭火系统、卢卡斯破拆工具组等进口装备。共储备各类保障物资11000余件(套),为消防站配备淋浴车、饮食保障车、宿营车、装备抢修车等13辆战勤保障车辆。
8.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消防信息化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形成“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业务领域基本覆盖、支撑体系逐步健全、指挥通信体系初步建成”的信息化发展格局,信息化建设应用在服务保障全市消防队伍防灭火中心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100%转至电子政务外网。消防监督管理系统、“户籍化”管理系统、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接入统一部署的接处警系统和灭火救援业务管理系统,利用综合业务平台全面实行网上办公。成立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和小组共16支,在党的十九大、国际马拉松赛事等安保活动和2018年“8.26”跨区域增援山东寿光抗洪救援等灾害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深入。拓宽宣传渠道,由部门单一型转化为社会联动型。依靠宣传工作主管部门、街道乡镇组织、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宣传网络。以消防宣传“五进”为主线,联合市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全市消防安全知识调查问卷活动,发放6万余份旅游景点宣传书册。开展旅游行业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对全市30余家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培训旅游人员消防宣传骨干1000余人,开展灭火自救技能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1500余次。以“119”宣传月为重要契机,搭建“消防志愿者”普法行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一条街”、“社区(农村)主题消防宣传角”、“文艺汇演”、“火灾隐患曝光”平台;举行“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消防趣味运动会”、“火灾隐患大家找”、“消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强化消防知识宣贯工作、消防常识普及、消防文化、典型宣传手段,创新拓展阵地,全力开拓消防宣传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
1.消防工作责任落实尚需加强。部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措施不力。消防网格化管理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各县区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制还需进一步压实,消防工作责任层层弱化,存在“上热下冷”现象。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抓消防的力度不大,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尚未全面铺开,行业部门共商共治局面尚未形成。
2.社会消防安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795家、一般单位2717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场所数量不断攀升、规模日益扩大,消防监督执法干部仅71人,执法力量增长与监管对象增长速度不匹配,容易出现失控漏管现象。市、县级消防综合监管力量不足,部分乡镇、街道和居(村)委会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尚未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3.火灾潜在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秦皇岛市城镇化、现代化步伐较快,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广泛应用,人流、物流加剧,高层建筑、地下设施和各类大型综合性商场、等大体量、大空间建筑越来越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总量与日俱增,“三合一”场所、城中村等场所面广量大,消防安全责任不清,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保养,火灾隐患易反复滋生,影响消防安全的致灾因素纷繁复杂、相互交织,对火灾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出了新的挑战。
4.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消防站存在布点稀、距离远、保护半径大等问题。部分地区消防水源完好率偏低,日常养护缺失。全市部分消防执勤车辆存在动力性能低、水泵流量小、比功率低等现象,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影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需逐步更新;部分装备器材使用频繁且保质期短,存在老化严重或超期服役现象,需逐步淘汰更新。
5.部分乡镇政府专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抚宁区留守营镇,虽建站,但由于乡镇财政资金紧张,各项配套设施、装备未完善,暂未投入执勤。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暂未批复。卢龙县双望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现有专职队员数量和配套设施不能满足《乡镇消防队》的有关要求,且尚未投入执勤。
6.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日益繁重。受改制影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且政府专职消防力量发展缓慢,新建站只能靠拆分原有消防站实力补充,消防力量编配严重不足;全市专业化救援队伍建设不均衡,各专业部门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调度指挥平台,社会联动力量未纳入现有119指挥调度系统,各专业资源难以实现共享;能够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消防救援机动力量紧缺,特殊灾害事故专业处置能力亟待加强;全市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发展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多数政府专职消防队常备执勤人员不满半数,执勤力量比较薄弱,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7.信息化支撑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匹配。基于信息化的监管手段匮乏、范围有限、能力不强,火灾风险智能分析和隐患动态监测预警水平较低,无法满足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辅助指挥决策的效能与“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需要还有差距。应急通信装备的集成化、轻便性和网络的抗毁性、扩展性不高,复杂恶劣环境下的保障能力仍需加强。现有的消防信息化体系架构二次开发困难,部分系统数据无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接轨。
8.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宣传教育体系不完善,理念、机制、模式、方法跟不上全媒体时代转型要求,社会化消防宣传保障不到位,覆盖面不广,消防宣传体验场地设施偏少、利用率不高。公民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参与消防培训演练的热情不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技能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偏低。部分单位内部消防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员工消防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农村、家庭火灾防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9.旅游旺季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短板。旅游旺季游客增多,人流车流密集,重点地区占道停车现象较为严重。部分道路拥堵,车辆通行过缓,加之疫情常态化检测,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时消防车无法通行,交通疏导管理水平不高。
(三)面临的形势。
1.新时期消防事业发展面临新局面。“十四五”时期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是实现从“一般性灾害救援”向“综合性应急救援”转变,适应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和新时代“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处置要求,以及做强专业救援队伍、做大社会救援队伍的关键期。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消防事业改革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新时代全面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催生公共消防新要求。秦皇岛市处于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关键期,日益增长的消防救援安全需求将对全市消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随着产业结构重组、社会转型不断深入,诱发敏感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不安全、不和谐因素增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必将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3.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经受更大考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进入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各类经济主体存在资金压力,可能会降低安全标准、减少安全投入,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同时政府财政收入放缓甚至下降,对保障消防投入也形成不利因素。从自然灾害形势看,“十四五”时期,重大灾害发生概率仍然较高,应对处置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应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开动脑筋创造性制定规划政策,引领消防工作破题开局、行稳致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平安秦皇岛,以推动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防控,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主动将消防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推进,积极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守安全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强化全市消防工作统筹,实行差异化、分层次发展,科学配置城乡消防资源,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消防救援体系。科学开展火灾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消防安全布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各类灾害事故整体水平。
3.坚持问题导向、专业高效。瞄准消防站建设缓慢、消防力量不足、灭火救援能力滞后等短板,围绕城市火灾防控难度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备、火灾防范意识差等难题,科学分析深层次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发展消防救援力量,健全联动响应机制,促进灭火应急救援战斗力有效提升。
4.坚持依法治理、改革创新。加强消防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消防治理模式,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将消防安全纳入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注重科技创新赋能消防发展,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推进消防科技创新,推进前沿科技在消防领域深度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5.坚持服务民生、提升素质。着力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火灾隐患,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在火灾中人身安全问题,着力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和自救逃生能力。优化消防服务环境,开展特色消防宣传,实施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
(三)发展目标
1.消防治理现代化目标。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消防执法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消防监督管理新模式完善运行,基层消防管理网格发挥实效,乡村、社区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整治效果明显,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
2.火灾控制目标。控制较大以上火灾,确保火灾形势保持稳定,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确保年均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19以下,年均GDP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5‰以下。
3.消防科技提升目标。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新购适应现代灾害救援需求的车辆,消防站车辆器材装备按标准配备,不断提高装备科技含量;完成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指挥调度网服务器虚拟化、接处警系统升级改造、网络安全及边界平台接入建设;实现消防网格化管理与平安综合系统的有机融合,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4.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建设现代化战勤保障地和训练基地。优化站点布局,有效缓解消防站建设欠账、滞后问题,城镇建成区消防站全覆盖。随新建、改建道路同步建设市政消火栓,达到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间距不大于120米的国家标准要求。加强消防通道清理,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5.灭火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标。建立适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责使命和职业特点的工作、管理、荣誉、保障等制度体系。加快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规范地方政府专职消防救援和专业消防队员招录,明确身份属性、日常管理、职级晋升、伤亡抚恤、退休保障等制度。制定合同制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培训、管理、使用规定,按照队站建设标准要求,招录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建制镇100%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100%建立乡镇志愿消防队。
6.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目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指挥调度扁平顺畅,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和社会联动机制完善高效。执勤训练改革深入推进,灭火救援装备结构优化合理,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7.消防安全人文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发现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公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持续提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消防安全教育和家庭消防器材普及率更高,重点群体、特有工种培训考核更加精准规范,消防安全人文环境不断优化,生产生活领域消防安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消防本质安全型社会逐步构建。到2025年,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达到88分。
表3:“十四五”期间主要指标
序号 | 分类 | 指标内容 | “十四五”目标 | 属性 |
1 | 社会消防 安全治理 | 年均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 | 0.19以下 | 预期性 |
2 | 年均GDP火灾损失率 | 0.15‰以下 | 预期性 | |
3 | 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 | 88分以上 | 预期性 | |
4 | 公共消防 基础设施 建设 | 消防站(座) | 新建7 | 约束性 |
5 | 灭火救援 装备配备 | 灭火、举高、专勤、保障类消防车配备比例 | 灭火46.5% 举高15.5% 专勤20% 保障18% | 预期性 |
6 | 抢险救援器材配备率 | 100% | 预期性 | |
7 | 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率 | 100% | 预期性 | |
8 | 消防救援 力量建设 | 典型灾害事故专业救援队伍(支) | 15 | 预期性 |
9 | 专职消防队员持证上岗率 | 100% | 预期性 |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消防法治化建设。
1.健全消防法规标准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秦皇岛市消防事业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根据河北省部署,构建具有秦皇岛特色、适应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城市目标建设要求的地方消防法规标准体系。深化“法治消防”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维护消防安全的能力水平。探索建立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物业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车通道管理、消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针对审批、执法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2.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正公开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开辟消防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现行政审批网上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全程服务工程项目建设,优化消防审批服务。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范消防执法程序和行为,推行消防监督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强化消防执法监督,公开消防行政执法信息,提高消防执法公信力。全面实施消防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执法公示制度,严格限制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执行双人执法、持证上岗。将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全部纳入消防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消防监督执法所有环节网上流转、全程留痕、闭环管理。积极探索推进在乡镇(街道)成立消防工作站(所),通过依法授权或委托方式明确承担的消防行政执法事项;不具备成立消防工作站(所)条件的地区,对乡镇(街道)有能力承担的消防行政执法事项,可以通过依法授权或委托的方式,明确由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承接。
(二)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1.强化政府领导责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秦皇岛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消防责任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完善考评、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议事制度。进一步发挥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职能作用,健全部门联合执法、信息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加强主管行业、系统和领域的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组织开展年度消防工作考核;组织部门将消防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内容。
2.推动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结合实际,全面加强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为消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将消防安全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和行业系统单位等级评定、综合考评内容,强化源头防范,依法履行行业消防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职责,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结合本部门职责为消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消防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分解机制,各级有关部门要建立消防工作联合监管、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机制,定期联合相关部门组织行业性、系统性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3.严格社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坚持“自知、自查、自改”原则,将火灾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纳入企业社会单位主体责任范围,提高社会单位疏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违法成本,倒逼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的落实。持续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全面推行“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推进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提档升级。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实行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批发商、市场等“一家一策”治理(每家单位根据消防设施运行、重点部位管理等内容,分区分类制定差异化消防管控措施,筑牢社会单位火灾防控防线)。鼓励火灾高危单位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推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及时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档案。
4.加强火灾事故倒查追责。对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由县级以上政府依据职责分工逐起组织调查,倒查事故单位和涉及的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使用管理等各方主体责任,依法给予相关主体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相关责任人员暂停执业、吊销资质证书、限期直至终身行业禁入等处罚。对严重违法失信的纳入“黑名单”管理,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监管责任不落实或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较大以上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信息通报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制度,调查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强化警示教育。
(三)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消防站建设。现有城市建成区结合拆迁改造、重大项目引进,采取新建、改建、配建、租赁等多种形式,合理规划建设普通消防站或小型消防站,织密消防站布点,形成以“特勤消防站为尖刀,普通消防站为主体,小型消防站为补充”的多元化、体系化、实战化消防站建设格局。立足秦皇岛市,新建消防站7个,每个站点保护面积符合《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等的有关要求。新规划的城区和旧城改造的消防站建设与相关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表4:“十四五”时期全市消防站建设规划
序号 | 名称 | 级别 | 建设地点 |
1 | 海阳路消防站 | 一级 | 西港路温州大厦南侧 |
2 | 栖云山消防站 | 一级 | 秦皇岛开发区西区栖云山路以西,青海湖道以南 |
3 | 人才公寓站 | 小型站 | 北戴河新区人才公寓小区 |
4 | 世纪港湾小型消防站 | 小型站 | 世纪港湾商场附近 |
5 | 四号站 | 小型站 | 北戴河新区B9路与海新大道交口 |
6 | 新茂业小型消防站 | 小型站 | 新茂业商场附近 |
7 | 万达广场站 | 小型站 | 万达广场附近 |
根据《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建标190—2018)中的要求,遵循特点突出、功能齐全、实用高效原则,建设秦皇岛市首个消防训练基地,包含模拟训练区、体能训练区和教学生活区等三个区域;根据秦皇岛市地域特点,积极谋划水上消防站(二级站)、航空消防站(特殊站)建设。
2.消防车通道治理。强化消防车通道治理的法治保障和机制保障,各单位及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按标准划线、设置警示标识标牌,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定实施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严格落实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要求;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建立完善弹性停车、错时开放、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推行更加专业规范的停车管理;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建立联合执法管理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依法查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过程。至2025年,消防车通道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行为明显减少。
3.消防水源建设。健全公共消防水源建设维护管理机制,加强市政水源的建设和维护。由市政部门牵头,尽快补齐市政消防水源“欠账”。消防水源以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为主,天然水体为辅。供水管网沿市区主次干道敷设,连接成环状结构,重点地区应适当增加消火栓密度及增设消防水鹤。加强水源维护保养,增加水源设置,设置市政消防水源标识。依托主要河道、湖泊、海港沿岸等规划建设消防取水点、市政消防水池等供水设施,满足消防用水需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消火栓的维护保养工作,市政消防设施完好率不小于95%。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消防水池、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4.消防通信建设。在应急管理部规划建设的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基础上,组建互联互通应急信息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强化基础网络支撑,为灭火救援、防火监督、政务应用、社会服务等提供全方面覆盖、流畅无阻的网络运行环境。同时,按照应急管理部无线通信网统一规划要求,统筹运用公网集群、PDT数字集群、LTE宽带专网、Mesh自组网、北斗定位、短波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全面依托公共基础设施,满足各类场景下的画面、音频、资源数据的定向传输和实时校位、时间校准等综合应用需求,为队伍提供“全时段、全区域”的无线通信服务。应急救援通信基础建设方面,基于单兵图传、无人机、有线无线通信设备等现有设备,应用视频感知、智能传感等技术,以及利用热成像、有毒可燃气体侦测、单个人员定位、生命体征监测、车辆定位及运转状态等感知设备,以反应迅速、灵活部署、自主组织的方式,准确感知、实时汇聚灾害现场人、车、装备等核心要素,全面掌握应急救援总体态势,为实时指挥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5.消防装备建设。建立消防装备技术培训、机械储备、维护保养等社会联勤保障机制。加快消防攻坚专业队“高、精、尖”的作战、训练装备建设,在消防装备专项中增配大流量灭火机器人、大流量移动遥控炮、光谱分析仪、火场集成指挥系统等装备。在年度装备建设项目中,逐年补充和更新特种消防装备。逐步推广和普及灭火防护靴、灭火防护服、单兵定位装置等新型攻坚专业装备,整体提高队伍攻坚装备配置质量和数量。加强消防基本装备建设,逐步实现普通、特勤消防站车辆基本编成配备。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要求,配齐新建消防站车辆、装备,购置一批高精尖消防车辆装备,强化灭火救援实战中破拆清障、筑堤导流、转运物资等能力建设。实现车辆装备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根本转变。加快专业特种装备配备,采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100米举高喷射消防车1辆。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装备研究,针对高层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地震、水域、山岳等灾害事故特点,加强应对特殊灾害的特种消防车辆和装备配备,以装备建设带动专业队发展。
(四)提升火灾防控能力和水平。
1.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动建立从源头管控到消防监督、从隐患整治到宣传教育的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络,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检查。教育、卫生健康、民政、文化旅游、文物、宗教等部门开展学校、医院、养老院和文物古建筑、宗教活动场所等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标杆建设。力争“十四五”期末,重点行业部门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
2.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推进易燃易爆危险品集中区、商业区、文物古建筑保护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完善社会公共安全火灾防控体系,找出风险点、风险源,分析研判全市公共消防安全状况,划分风险等级,制定应对策略,源头治理,防控风险,改善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状况。着重加强旅游景区、民宿聚集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旅游旺季消防安保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探索火灾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监测研判消防安全态势,形成常态化与重大活动火灾风险评估预警通报机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提升消防末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基层消防工作组织和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所)建设工作,采取做实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消防文员派驻等多种方式,加强基层消防管理,在火灾风险较高的县(市、区)推动设立事业编制消防安全指导服务机构,或者采取借用事业编制招录方式引进专门技术人才。建立完善网格消防安全治理机制办法,充分发挥综治、公安派出所、综合执法队伍等作用,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
4.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四个能力”建设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流程。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保安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和专业技能。消防救援机构将微型消防站建设纳入消防指挥调度和执勤岗位练兵体系,强化业务指导,增强微型消防站综合能力。重点针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全力推进“四个能力”建设。组建单位“四个能力”明白人团队,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探索实施单位消防安全积分管理和履职能力评价机制。
5.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落实《秦皇岛市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构建消防安全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加强消防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监管”为支撑,火灾事故责任调查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在社会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承诺制,将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重大活动消防安保调度指挥、精准研判、前置布防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专家检查制度,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开展消防检查、专业评估和隐患整改工作。鼓励单位员工和知情群众举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健全受理、查处、反馈、奖励等机制。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督导工作制度,持续排查整治高层建筑、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古建、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等重要场所火灾隐患,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及时整改,以彻底解决火灾隐患“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问题。
6.加强社会消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注册消防工程师等社会消防专业人才队伍,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加大社会消防服务供给,提升消防技术服务质量。鼓励超高层公共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社会单位聘用注册消防工程师参与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强消防救援力量建设。
1.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深化技战术研究和训练,优化执勤模式和类型灾害战斗编组,提升队伍应对特殊、复杂灾害事故能力,大力加强跨区增援救援能力,增强航空救援、机械救援等辅助力量。依托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站,制定本地区及跨区域增援预案,强化装备配备,健全重大灾害事故跨区域机动增援力量体系。2022年,建强地震、水域、山岳专业队伍,相关队伍进行全员培训,开展跨区域实战演练。2022—2023年,积极做好机械救援队伍筹备组建工作,同时着手准备开展航空救援力量建设,主要措施是依托地方联动单位,积极选拔救援人员参加培训,力争年内形成战斗力。2023—2024年,机动队伍选拔建设阶段,针对执勤力量,视情组建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机动分队,大力开展全灾种实战化培训及演练,并形成战斗力。2024—2025年,常规力量攻坚力量全面建成阶段。加强建设、配备、培训等各方面准备工作,共组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化工等各类专业队伍15支,通过各类灾害处置锻炼队伍,2025年,进一步加强巩固成果。深化社会联动工作,依托社会联动单位成立市消防航空救援大队、市消防救援重型机械大队,推进空勤救援队伍和消防装备建设。鼓励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培育高层、地下、化工、灭火救援和防爆反恐应急救援指挥、消防装备管理等专业人才。探索完善涵盖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专职消防员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构建系统完整的考核评价标准。
2.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按照“全面覆盖、注重实效、标准适当、就近可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支持发展民间救援队伍。强化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结合各县(区)建站情况,加快补充人员实力,全市辖区、县第二消防站人员数量按标准配备。持续推进在全国重点镇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乡镇,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加强大型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落实人员、装备、车库、经费保障等措施;在未达到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标准的轨道交通站点、四星级以上宾(旅)馆、饭店、三级甲等医院、三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体育场馆、高度一百米以上的综合性商务楼以及火灾高危单位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居(村)民委员会,全面建立微型消防站,组建志愿消防队,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验收范畴。强化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联勤联训,推动开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参加消防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探索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发展机制,建立内部转岗、外部推荐的职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明确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公益属性,建立和完善符合高危职业特点的政府专职消防员薪酬制度、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加大职业健康投入,全方位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按照队站建设标准配齐政府消防文员队伍。强化政治教育,增强消防文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规范消防文员协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升消防文员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
3.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立足“国家队、主力军”的高站位扎实推进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机制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训练有素”的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通信保障队伍。依托辖区队站、微型消防站、乡镇、相关社会保障力量,建立健全“轻骑兵”前突小队和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充分发挥联勤联动模式,满足极端条件下通信力量快速投送等实战需要。建立健全通信岗位人员“传、帮、带”机制,定期组织应急通信骨干人员对基层通信员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无人机AOPA行业资质考核培训等与时俱进的前沿技术普及指引;与通信设备维保单位建立技术指导机制,定期开展通信设备、网络技术等知识培训和巡检服务,引进通信人才补充短板血液,同时依托全国专业信息院校,通过派遣培训方式来确保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专业水平持续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各种灾害事故类型通信演练,提高各级通信保障应急处置能力,教育引导通信岗位人员在实战保障中应善于思考和创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各类灾害事故通信实战保障打好坚实基础。
(六)强化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应急救援调度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市级全灾种消防救援指挥中心,优化接处警和指挥调度系统,结合移动互联末端服务共享,实现报警定位、灾害现场实时传输图像等功能,实现指挥中心警情受理精准、调派处置科学、值守响应专业、辅助指挥智能,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智能型”变革;建立完善消防救援机构与高速、生态环境、公安、水务、气象、森林等联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时调取相关数据为救援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撑;制定完善不同类型灾害事故应急响应和调派方案,依托指挥调度平台,科学进行力量编成,实行一键式调度,快速反应,立体协防;建立全灾种实战联动会商研判体系,充分发挥各专业专家作用,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2.灭火与应急救援作战训练体系建设。结合我市首个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开展基地化、实战化、合成化训练,提升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战训水平,构建多环节、“全灾种”、动态化、模拟化、信息化的抢险救灾训练体系。规范各级辖区情况熟悉演练训练,分层级建立支队、大队、消防站“辖区情况熟悉工作规则”。构建数字化、物联预案库,做到“警情能定位、预案能支撑、资源能调度、增援能追踪、态势能掌控”。强化专业技术训练,加强“全灾种”救援技战术课题研究,修订高层、地下、石化等火灾扑救和洪涝、台风、山林火山等灾害处置指导手册,提升消防队伍战斗能力。
3.特种灾害救援能力体系建设。着重打造“攻坚克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训练站点驻勤人员“全灾种”应急救援能力;聚焦城市全面现代化过程中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新业态大量涌现产生的新型复合式区域性事故灾害场景应急救援战训工作;重点完成跨境山火及城市森林交界域火灾蔓延、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海陆危险品灾害事故、高速交通事故、近海大型石油化工船舶事故、极端天气灾害造成的次生衍生事故应急救援战训工作;强化与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民政、生态环境、气象、地震、城市管理等部门、相关专业力量以及公安机关其他警种的协调联动、应急响应。优化救援队伍和资源配置,吸收以往成功应对各类事故灾难先进经验,构建“全灾种”应急救援装备保障体系,因地制宜科学配备装备,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装备支撑。
4.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战勤保障站、人员队伍、装备物资储备建设,推动应急战勤保障编组车辆配备,提升队伍运载前送和机动能力。确保战勤保障机构的建设规模、项目构成、设施设备配置等满足战勤保障执勤备战需要,满足物资仓储、应急运输、油料供给、卫勤保障、技术服务等功能模块的需要。将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规划,落实经费保障,推进消防部门和地方资源深度融合,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指挥机制和联勤联动机制,实现“按等级响应、按标准出动、按层级指挥”。
5.消防救援队伍荣誉体系建设。消防救援队伍继续参加地方双拥共建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在春节、“119”等重大节日期间或重大应急救援任务期间走访慰问消防救援人员。将消防指战员、专职队员、消防文员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团委、工会、妇联等表彰奖励范围。建立健全专职队员、消防文员各项保障体系,规范专职队员、消防文员各项保障制度。各类地方新闻媒体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增加人民群众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尊崇、热爱和认同感。
(七)加强消防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
1.消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打造新型应急通信装备体系。构建全灾种、全要素、全链条应急指挥指调通一体化信息技术体系,加大基层单位应急通信设备投入;按照“小型化、轻型化、便携化、智能化”的原则,推进应急通信装备向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依托智慧城市构建通信指挥调度网。将城市监控、道路信息、水源分布、流动人口、气象信息、城市建筑3D建模等各类数据通过网络接入消防实战指挥调度平台;将消防站、车辆、人员等信息接入城市管理系统,构建坚强可靠的新时代应急指挥调度网。
健全指挥调度体系。深度拓展智能接处警系统和智能指挥系统应用,开展现场“三维全景”作战指挥系统和灾害现场安全管控平台建设,拓展消防应急通信技术手段。成体系配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超大综合体、石油化工火灾及地质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通信装备。健全信通机构,配强应急保障分队,强化实战化训练,完善训练保障机制。
2.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按照安全标准要求,以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为核心,采用零信任安全架构、网络行为溯源、可信计算等技术,开展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推动国产安全可控技术和产品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终端安全运营管理中心,建立终端安全状态感知、身份认证、应用和数据的访问控制、安全审核机制。
开展运维中心实体化建设,充分发挥运维团队的协同支持作用,通过资料审核评价、技术交付评估、系统缺陷反馈、升级迭代测试等多种方式,实现“建设、管理、应用、运维、升级”等环节的闭环管理,实现从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的转变,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运维保障能力水平。
3.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在已建成的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基础上,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升级建设秦皇岛市“5G+智慧消防”新模式,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与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消防安全管理模块融入基层综治、社区、网格、应急、公安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整合基层单位管理服务资源,综合运用社会治理“人、地、事、物”等关联数据信息,构建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基层消防管理体系,融入数字秦皇岛。
(八)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1.持续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市委党校培训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行业领域消防安全责任人培训,提升各行业消防安全水平。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加强对村(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网格组织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加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安保人员、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和专业技能。发展壮大社会消防安全培训力量,规范消防安全培训市场准入。加强单位和公众消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十四五”期末实现培训全覆盖。
2.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加大宣传专业装置器材投入,采集火灾现场相关影像资料,为消防宣传提供资料支撑。结合互联网发展特点,及时更新宣传方式,突出抓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宣传策划。建立完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督促网格员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城乡科普教育范畴,形成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相互融合,重点时段与常态宣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体验相结合的宣教新模式。开展体验式宣传教育,加强省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所有县(区)建成消防主题公园,指导大型公众聚集场所和社区建成消防宣传教育站点、消防微体验中心,为群众提供就近免费消防教育服务。依据《河北省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实施细则》,建立有组织、有窗口、有资料、有广播、有活动的农村消防宣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