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提质增效尚需加力

发布时间:2020-09-01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       索引号00035727X/2021-404

  ——1-7月秦皇岛市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国家、省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生产供给继续复苏,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向好趋势明显。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升。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3-7月,各月增速分别为0.4%、7.5%、12.4%、10%和9.1%;1-7月累计增长3.9%,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7.5和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与唐山市并列全省第1位。分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4.3%、34.9%和46.4%。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6%。

1-6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亿元,同比增长29.1%。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4%,下降2.2个百分点;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6.7%,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8.37亿元,增长20.3%;装备制造业24.15亿元,增长31.0%;食品加工业6.29亿元,增长2.74倍。

(二)服务业生产逐渐恢复,现代服务业趋势向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8个百分点。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较快增长,支撑服务业逐渐复苏。1-7月,全市24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0.32亿元,同比下降9.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10个行业大类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快于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7.3%和4.6%,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2.0、8.9个百分点。

(三)市场销售继续回暖,商品零售有所改善。1-7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6.71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8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1%,分别比一季度提高9.7和1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中,18大类行业商品零售有15类降幅持续收窄,有7类收窄幅度达到两位数以上,仅有粮油食品、体育娱乐用品和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3个行业降幅扩大。

(四)投资增速稳中有升,项目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0%)2.5个百分点,居第4位。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占比69.2%,增长15.1%,居第1位;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15.6%,居第11位。商品房销售面积190.31万平方米,增长4.3%,商品房销售额179.54亿元,增长6.4%,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1和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5倍;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5.8%,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增长2.5%,高出全省11.1个百分点,居第3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8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1%。

(五)财政金融积极稳健,民生投入持续增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4.9%,高出全省4.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9.48亿元,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03亿元,增长3.6%。其中,用于民生公共领域的七项重点支出达127.51亿元,增长3.4%。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别增长16.5%、26.2%和17.8%。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54.65亿元,比年初增长8.2%;本外币贷款余额2469.48亿元,比年初增长10.8%。

(六)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小幅回落。全市实用外资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69亿美元,增长12.0%。进出口总额205.77亿元,增长5.1%,比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16.82亿元,下降11.4%,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进口额88.95亿元,增长39.2%,比上半年回落5.3个百分点。

(七)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与6月份持平。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半年份回落0.1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两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9.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其它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5.4%、6.0%、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和衣着类分别上涨1.1%和0.6%;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下降0.9%、2.9%。

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6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57万人,7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3.33%。

(八)新动能加快成长,新市场主体壮大。一是先进制造业增势强劲。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1%,高出规上工业增速11.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分别增长1.54倍、49.3%、38.5%和1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5%,高出规上工业增速31.6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1-7月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59万家,其中个体1.81万家,分别达到同期的94.5%和93.7%;7月末市场主体存量28.18万家,个体存量19.61万家。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7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稳步复苏、趋势向好的良好态势,发展韧性持续增强,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经济发展中工业投资总量不足、外部风险压力加大等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工业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一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8家,仅占全省的3.0%,远低于其他地市占比。二是增长行业数量有限。1-7月,受疫情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有7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面为36.4%,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是减产企业居高不下。上半年,全市398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减少的企业有239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60.0%,小微企业占减产企业的67.0%。

(二)部分服务业行业不容乐观。一是交通运输业低位运行。2019年以来,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震荡下降,仅电信业、邮政业保持基本稳定。1-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公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14.3%和10.6%,降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扩大6.0、16.2个百分点,短期内难以全面恢复。二是旅游行业未见明显恢复。7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05.81万人次,同比下降63.0%,旅游社会总收入55.96亿元,同比下降61.0%;1-7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69.73万人次,同比下降79.16%,旅游社会总收入92.35亿元,同比下降77.93%。三是企业经营亏损扩大。1-7月,全市24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5%。期末用工人数下降7.2%,应付职工薪酬下降11.7%。四是各县区服务业收入普遍下降。1-7月,除开发区同比增速为2.2%外,全市其他县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北戴河区、北新区、卢龙县、山海关区、抚宁区、青龙县和海港区分别下降47.3%、42.9%、32.1%、26.2%、25.4%、16.5%和9.7%,降幅均超过全市。

(三)消费品市场大宗商品拉动不足。1-7月,全市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12.3%的石油制品类零售额9.42亿元,同比下降40.5%;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40.1%的汽车类零售额30.74亿元,同比下降9.5%。

(四)固定资产投资尚存短板。一是房地产投资下拉明显。1-7月,占比为30.8%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5.6%,分别低于全部投资和全省平均增速19.1和17.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下拉作用明显。二是工业投资尚需要加力。1-7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5.8%,低于全市建设项目增速20.9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较大的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15.0%,降幅比一季度扩大了6.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6.9个百分点,是影响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民间投资动力不足。1-7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速下降2.4%,比去年同期回落13.0个百分点。其中,占民间投资比重71.4%的私营企业投资增速下降10.3%,下拉作用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下一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优势力量,尽快补齐短板,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要加强对企业的调研指导。一是重点关注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等增长乏力的行业,加强前瞻性预警研判,科学指导企业面对未知的风险,提高企业对接需求、服务市场的能力。二是对重点行业、支柱企业精准扶持,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三是确保后疫情时期企业生产稳中有进。相关部门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优化服务,积极为企业搭桥铺路,帮助解决订单、生产、销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难题。

二要强化工业主导产业地位。一是持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持续增长的劲头。扶持壮大小微企业,增加规上企业个数,举全市之力努力改变大企业个数偏少现状。重点关注规模以下企业,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适时更换调查样本,真实反映规模以下企业生产运营状况。二是努力改变倚重少数产业和企业的局面,形成力量均衡的多个产业和规模企业群体,降低工业大幅波动的风险。

三要加大建设项目投资力度。一是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职能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好项目的谋划对接,挖掘新的增长点,保障投资增长后劲。二是积极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科技进步、生态建设、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引导投资向高新化发展。三是不断加强县域投资。加大各县区项目引进和重大投资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力度。积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推进全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四要紧盯消费市场问题施策。一是以部门为抓手,实施精准帮扶。进一步厘清各职能部门行业主管责任,把促进产业发展各项政策具体落实到培育产业、壮大企业的量化指标中,做好抓指导、抓培育、抓入库等工作。二是关注市场主体,鼓励创新创造。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大贷款财政贴息和专项资金贴息支持力度,帮助他们保存量、保资金链、保就业岗位,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