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10        发布机构:办公室        字体:[   ]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        索引号:00035727X/2020-364

2019年,秦皇岛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省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用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以法正身,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

(一)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王东峰书记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打牢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思想根基,在全市形成全过程、全覆盖、无缝隙、可追查的责任链条,构建起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的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推进机制。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为全市领导干部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结合百城评估看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并要求以正在开展的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对标对表,抓强项,补短板,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市委市政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并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鲜活生动、图文并茂的学习专栏、宣讲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各位市政府班子成员深入基层、生产建设一线,面对面宣讲全会精神,在各类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治法政府,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秦皇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

(二)深入开展法治学习宣传。坚持把学习宪法作为履行职责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把宪法学习列为市政府党组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法治讲座、法治报告会的重要内容。扎实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市级举办高端法治讲座3次,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举办法治讲座208次。以宪法为统领,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以及卫生防控、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等活动,以第六个“12.4”国家宪法日为契机,组织市直及有关县区80余个单位在人民广场集中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多个政府部门、多支执法队伍组织宪法宣誓活动。持续推动青少年社会化法治教育改革,建设1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提供法治课程菜单86条。全市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宪法法律知识进课堂”等活动,组织开展全市大中小学生宪法教育及考试,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小学生普法夏令营、第二届全市大学生法治演讲比赛,参与人员超过万人。与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联手,探索预防青少年被犯罪侵害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紧扣时间节点,组织各部门各行业立足职能,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活动。2019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举办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累计免费向群众发放各类法治宣传手册(宣传品)30余万册(份)。在秦皇岛电视台开办《平安秦皇岛》《普法时间》《我要找律师》等专题法治节目,在市广播电台播出宪法公益广告和“跟我一起学宪法”知识问答42期,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聚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建强四个法治化服务平台。建强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机构、实体大厅、网上平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共划转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35项,取消、下放及权限变动41项,接收公共服务事项143项,公开审批事项、服务事项清单,实行目录化、编码化、动态化管理;全面落实统一受理、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操作规程统一化;建强一网通办平台,通过优化流程、网络互通、数据共享、服务融合,打造“一网、一库、一平台”,推广应用移动审批系统,积极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目前市本级网上可办率达92.2%、县区达73.5%,均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建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坚持实施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和限时办结等举措,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产权、政府采购、排污权等六大类交易项目基本实现“线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共办理公共资源交易类项目2000余项、交易总金额225.67亿元,节约资金9.06亿元、增收122.01亿元。建强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成立市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严格政府守信承诺、强化公职人员诚信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累计上传信用数据119万余条。

(二)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秩序。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双创双服”20条措施》,坚决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动市场经济良性运行。深化“四抓四减”,实施“接办分离两不见、一个窗口全程办”审批模式,进驻河北政务服务网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压缩企业开办时限,将企业开办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确保企业登记不超过3个工作日、公章刻制不超过1个工作日、发票领取符合规定条件的不超过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总量达26.79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规上服务企业4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4家,市场主体发展潜力不断激发。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至40.376.27小时。新增粮油仓储企业备案等5项涉企证照,在全省率先实现“58证合一”。整合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申请资料、办事环节和许可证发放“三项合一”,审批时限均缩减三分之二以上;加快项目落地,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立项审批阶段推行“007” 服务承诺(线下零申报、多窗零受理、压减材料7成以上),突破省“996工程”服务目标。对标国家试点要求,主动优化流程、压减时限,取消节能审查、地安评等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实现中小项目可研报告、节能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三并一”,建设、人防、消防施工图“多审合一”,总体审批时限提前4个月达到国家试点标准。在北戴河新区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优化发展环境。正大、鹏鼎、益海嘉里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加大在秦投资力度,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三)深化实施“一门一网一次”。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全面推行审批服务“四办”模式,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累计公布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574项,超额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位居全省领先水平。一次不用跑事项达100项。上线“秦快办”小程序,推进全方位网上审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指南、审批和公共服务、预约排号、查询评价等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的便民方向发展。

(四)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为38个,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调整为324项,新增被检查对象名录库2.2万户。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随机抽查1819次,抽查市场主体25072户,抽查结果均已对外公示。其中,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20次,共有70余个部门参与其中,涉及市场主体445户。

(五)巩固证明事项清理成果。按照国家、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减证便民、优化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的原则扎实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在2018年分两批取消63项证明事项的基础上,按照“谁管理、谁清理”的原则对省政府取消的61项证明事项进行了清理,全部清理到位。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和“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扯皮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

(一)有序推进立法工作。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以“良法善治”为目标,以科学制定立法计划为始,以认真狠抓立法成果为终,推进立法工作与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立法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和完善政府立法相关工作制度,新增设8个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进一步畅通和拓宽社会各界及基层群众参与政府立法的渠道。政府立法过程中通过公开草案、听证论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重点围绕创建卫生城市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好《秦皇岛市爱国卫生条例》《秦皇岛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秦皇岛市控制吸烟办法》的立法工作,将《秦皇岛市养犬管理办法》上升为《秦皇岛市限制养犬条例》,依法治理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不文明“顽疾”,为创卫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创新性制定出台了《秦皇岛市海上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为该领域国内首个单行立法。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的通知》,就严格控制规范性文件发文数量、规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六个方面作出规范。完成对2018年以来现行有效的全市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8件,废止13件,保留72件,修改10件,列入修改计划4件;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15件,废止8件,保留96件,修改3件,列入修改计划7件;县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共宣布失效20件,废止29件,保留135件,列入修改计划21件,清理结果通过市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出台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方案,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络员会议,部署指导27个成员单位建立自我内部审查机制。根据国家和省统一安排,全力推进公平竞争自查和存量清理工作,审查增量文件17份,清理存量文件35份。

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全面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

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一)完善重大决策制度。严格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新要求,积极完善《秦皇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及《合法性审查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听证制度》以及《风险评估制度》。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重大行政决策严格按照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执行,并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组织公职律师和政府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各级政府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列席常务会议和市(县区)长办公会制度。

(二)落实重大决策多项制度规定。研究制定《秦皇岛市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办法》,明确报告范围、报告程序、沟通机制、时间要求等内容,并认真落实。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加强沟通,并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是在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起草过程中,均广泛征求各部门、老干部、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专家学者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对于政府拟办为民实事、制订重大规划、重大工作部署、涉及公众利益的政策调整、政策措施制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在作出决定前,均广泛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民意调查,听取多方意见。2019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了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并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倒查机制,给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者戴上“紧筘咒”;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更加愿意干事、敢于干事、能干成事。

(三)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创新法律顾问服务模式,推进服务模式从“事后法律补救型”向“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法律风险型”转型。市政府法律顾问协助梳理各种法律关系,及时提供精准、优质的法律意见,参与完成重大项目协议法律审查63件。全市三级政府及其部门聘请的律师、专家学者等政府法律顾问700余人,提供法律事务服务2000余人次。

五、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程序,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扎实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并实施《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秦政办字〔201916号),督促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根据机构改革的实际,调整领导机构,制定推进方案。着力加强对全市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协调,组织专人每季度对各县区各部门行政执法公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以市委法制办名义通报全市。组织开展2019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专项督察,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均动态修订4类文本、5个清单,结合本部门行政执法种类,制作本部门执法流程图和指引,并按时限要求上网公示。强化各部门对落实三项制度的培训和交流,组织执法案卷互评互学,在具体实践演练中提升法制审核人员和执法人员对三项制度的落实运用能力。积极推进配套制度修订以及各类执法清单动态调整和编制工作,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情况和国务院、省政府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新要求,强化对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等配套文件修订的指导,进一步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并在执法活动中积极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行政裁决工作,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制定印发《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通知》(秦办〔20199号),梳理出53项行政裁决事项,并纳入《秦皇岛市权力清单》。组织专人对各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梳理,编制形成2019年《秦皇岛市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罚没事项清单》,并上网公示。在全市开展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先锋行动,评选出20本标准案卷,辑印成册后供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学习参考交流;评选出20个优秀执法单位和20名优秀执法人员,在全市执法队伍中树立起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标杆。

(二)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开展全市罚没许可证件年检,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逐项核对各部门行政执法台账和罚没票据,对市本级行政执法主体持有的罚没许可证(正、副本)进行年检,对年检合格的49个罚没主体名称和罚没许可证编号在《秦皇岛日报》和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依托法制培训网,组织全市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8974名执法人员进行年检考试,其中8359人考试合格,合格率为93.1%。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新调整到行政执法岗位上,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1289名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资格考试,考试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公示,有力保证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各项要求,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上半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9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督察和下半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对各部门行政执法公示情况、执法全过程记录情况、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情况以及行政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的合法性,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各类清单文本的修订情况、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办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等案卷119卷,对发现的339个具体问题下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进行盯办整改。按照省司法厅案卷评查通报和问题反馈函的具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时限明确、责任清晰的整改方案,持之以恒促整改,坚持不懈抓督察,形成制度保长效。通过连续多次组织开展督察评查工作,跟进整改,各执法部门案卷瑕疵率同比下降68%。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印发《中共秦皇岛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建设的通知》,全市范围内重点构建并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席会议机制、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机制、行政执法案件移送机制、行政执法信息共享机制、行政执法联合办案机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以及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机制等九大工作机制。召开全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席会第一次会议,结合全市全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各项举措,着重协调解决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开展农业执法、市场监管执法等领域旁站式督察,以跟随现场执法、查看执法案卷、观看全过程记录视频、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检查,确保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热点领域扎实落实。

(四)发力重点执法领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和涉恶团伙58个。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统筹食品稽查、药品监察、经济检查、质量稽查、价格检查等执法资源和力量,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全市共查办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877件,罚没款近1300万元。我市2个案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典型案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查办的“11·13”专案涉案金额300余万元,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整治、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市场主体2687户,抄告有关部门179次,补办营业执照3934个。深度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333户。加强合同及农资监管,检查经营户1300余户、合同363份,责令整改156户。坚决清缴传销违法活动,共排查涉嫌传销地点3826个,捣毁传销窝点300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176人,行政拘留25人。对23家直销企业实行全覆盖监管,完善直销会议活动备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直销行为。深入推进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建立水质应急预警机制,编制完成18条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并扎实推进落实。全市国省考核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实现三个100%,戴河、汤河海港区段名列河北10条(段、个) “秀美河湖”。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检查企业9009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99件,同比增长34.68%,处罚金额3206.27万元,同比增长52.79%。“四个配套办法”案件23件,其中按日计罚案件1件、查封扣押案件6件、限产停产案件3件、移送公安部门13件。整治防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开展市县两级联合执法督导检查,重点确保地下矿山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等在用设备安全运行。检查企业33家,查出问题和隐患68条,处罚企业19家。着力确保尾矿库安全度汛,对生产运行的8家尾矿库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排查整治问题和隐患12条,立案处罚5家尾矿库企业。充分发挥涉海事务综合管理优势,以海岸沙滩、近岸海域、入海排污综合整治为目标,集中开展“环境攻坚、拆除违建、打通沙滩”三大任务,累计清理垃圾、藻类1.74万吨,修整沙滩125万平方米,拆除违建3.65万平方米,打通浴场17处。强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湿地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控三大工程,有效遏制核心区沿岸沙滩退化、岸滩侵蚀严重问题。近岸海域全部达到一类海水水质,万米濒海木栈道成为市民和游客健身休闲、听涛观海的长廊。加强矿山执法监督,修复责任主体灭失矿山43个。实施国内最严控烟办法,出台海水浴场管理条例,实现城市区主次干道“以克论净”,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高分通过国家初评。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加大依法整治力度,持续推动“双违”清零,全年拆除“双违”8249处、209.6万平方米,走在全省前列。依法累计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200余个,范家店片区等困扰城市发展多年的遗留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

六、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合力,推动权力阳光运行

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完善优势互补、监督有力、富有实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整体监督合力。

(一)健全常态化政务公开机制。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抓好常规公开工作,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公开,推进公开工作向纵深、向基层延伸,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不断推进保密审查制度、每日网络监测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信息公开资料移交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和重要政策性文件的解读制度的落实,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公开平台等公开发布各类政府信息超过5万余条,依法办理申请公开事项260件,全部按时答复。

(二)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460件,全部按时办复,与代表委员直接沟通走访率达到100%,代表委员满意率100%。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联动监督,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的观念,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北省优化营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果断采取整改措施,形成查找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

(三)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紧扣“八字”方针、“六个稳”要求、“三深化三提升”等重大政策措施,以地方政府债务和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精准扶贫、清洁取暖为重点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紧盯降费减负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降费减负政策措施落实专项审计;聚焦国家卫生城市暗访关键指标项,对5个城市区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着力促进打好三大攻坚战,以下审一级方式持续开展政府债务专项审计调查,结合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情况对卢龙县开展扶贫专项审计,持续开展污染防治相关专项审计。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统筹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加强机构改革期间财务审计监督并向市委组织部报备秦皇岛市撤并机构财务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对10名党政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为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全面的审计保障。

七、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权利救济渠道,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创新多元化解机制,深化预防为主、调解优先、依法处置、案结事了的工作格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制定下发《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计划》,全面启动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开展“两个排查”专项活动,组织就“民转刑”命案预防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圆满完成493名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规范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医疗、物业、交通、旅游等专业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消费调解委员会,成立海港区经济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人民调解员达1.6万人,涌现出“九和”、张殿霞等一批个性化人民调解室和韩振东、孙力靖等一批优秀人民调解员。建立知识产权、民事、商事和金融证券四家律师专业调解室,为当事人提供低价有偿服务。全市成功调解民间矛盾纠纷1.1万件,处理信访投诉45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升行政复议及诉讼办理水平。完善复议软硬件设施,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组织法律专家对疑难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论证,使长时间未解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2019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89件,同比下降36%,其中,驳回28件,维持75件,确认违法8件,撤销11件,责令履行37件,其他14件。不断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各级政府领导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上升。2019年,全市共发生一审行政应诉案件409件,同比下降9%。其中,原行政行为机关单独应诉312件,复议机关单独应诉12件,共同应诉59件。在本期发生的行政应诉案件中,应诉机关级别为市政府的20件,市级政府部门96件,县级政府122件,县级政府部门75件,乡镇政府19件,其他机关51件。

(三)高效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严格执行河北省关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从普通信访渠道剥离的操作办法,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并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会商机制,积极做好信访群众的教育疏导、帮扶救助等工作,着力解开信访群众“心结”,有效防止“分而不离、终而不结”情况发生,实现“事心双解”。积极推行信访问题边界划分工作,编制完成《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汇编》,并明确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实现办案过程和处理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明显提升办案效率。落实领导包联督访和接访下访工作机制,市县领导每人每年包联10个重点信访案件,每周3次市领导公开接访。市县领导共包联案件1112件,化解564件;公开接访3902批,化解1487件。建立信访维稳会商研判处置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召开会商研判例会1697次,研判重点问题隐患3764件,其中2861件有效化解。

八、强化组织保障和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

落实政府法治建设责任制,通过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普法宣传等,持续增强各级领导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推进依法行政。

(一)落实政府法治建设责任制。市政府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安排部署,强化调度指导,并把法治政府建设内容纳入年度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列入政府督查室年度督导重点持续跟进,年终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评比;年度立法计划和各个政府规章、人大立法草案必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主要领导亲自审定。严格落实市政府重大决策必经法治审查制度,重大事项非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不予安排政府常务会研究;重大决策和政府重大合同必经法律顾问审查,法律顾问列席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政府常务会首题学法,全年市政府常务会学法10次。

(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将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纳入千名市管干部理论业务大考试的重要内容;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动法治思想、法治理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步步深入、全面覆盖。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制度,将考查和测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职的重要参考,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组织全市6万余名在职干部参加宪法法律知识考试,有效提升了全市干部的法律水平。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加大对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中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使执法者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回顾过去一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法治机构人员力量薄弱、各县区部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进。2020年秦皇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水平,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健全依法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各项任务,为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2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