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230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10-26        发布机构:环保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文号:        索引号:170/2018-162002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132309号提案的答复

 

李秋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水污染问题及防治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冀办发〔2018〕3号),我局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结合,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甘薯加工废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农村污染问题为重点,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战略之举,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市美丽办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为此,我局成立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小组,出台了《秦皇岛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加强工作指导,为各县区提供环保技术服务。根据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度、污水产生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确保处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确定了四大原则,即:政府主导,村民参与原则;规划先行,梯次推进原则;经济实用,科学适用原则;控治并举、资源利用原则。力争2018年—2019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显著提升,具备条件的村庄建成集中或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验收和运维移交工作,全市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厕所污水得到全面治理,农户受益率大大提升。2018年我市在8个县区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计投入7000余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793万元,自筹资金4500余万元。共建设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30余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95个,同时还建设了污水管网和提升泵站,建成后惠及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卢龙县、青龙县等6个县区70多个村庄,能较好地改善我市农村生活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我局严格按照《秦皇岛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全力推进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模化养殖场关停搬迁,截至目前,全市禁养区内的167个规模场,已关停、搬迁162个,剩余5家正在推进,且均已配套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其中抚宁2家,昌黎2家、卢龙1家未完成,有效的杜绝了畜禽养殖污染和直排现象。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251个,其中1112个配建粪污处理设施,设施配建率达到88.89%。全市建成专业有机肥场3个,年设计处理粪污35万吨,全市畜禽规模场建有大中小型沼气池158座,通过有机肥加工、沼气能源利用、种养结合等方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73%。

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整治。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以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以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改进施肥方式,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实施节药工程,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

四是整治甘薯加工废水污染。一方面推动粉浆水无害化处理。经邀请专家现场技术论证,报市政府批准开展薯类淀粉生产废水还田试点工作,计划选择示范企业,开展两季(3年,含项目验收)跟踪试验研究,选择2-3种典型作物,在卢龙县、昌黎县未施用过废水的农田上,研究废水还田活动对农作物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3年跟踪监测,对施用薯类加工废水农田区域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等环境质量,掌握每年度薯类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完善薯类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另一方面全力压减淀粉型甘薯种植面积。2018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由2017的甘薯17.46万亩压减到15.5万亩,压减2.0万亩左右;其中,淀粉型甘薯由14.10万亩调减到11.61万亩,调减2.49万亩,调减比例17.7 %;鲜食型甘薯种植面积由2017年的3.36万亩增加到3.89万亩,增加0.53万亩,增加15.8%,目前甘薯栽植面积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三年作战计划,全力推进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