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皇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7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17        发布机构:水务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000357675/2021-212


白文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治水方针,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认真落实《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昌黎县水位埋深从20207月的58.8米已上升到36.77米(20211014日)。

一、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市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秦皇岛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相关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机制。市政府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印发了《秦皇岛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计划》,细化2018-2022年各年度目标、任务和措施,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印发了《秦皇岛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年度压采任务和措施。各县区政府也制定实施计划,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按照河北省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调整补充<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1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冀水超采治理办〔202124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调整补充了《秦皇岛市2021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治理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督导部门。

扎实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先后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置换工程(解决北戴河新区23个保留村饮水问题)、实施农业灌溉水置换工程(昌黎县2019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昌黎县2020年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北戴河新区2020年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恢复引滦灌区灌溉功能,引滦河、桃林口水库水替代深层地下水开采,优化水资源配置

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逐步提升再生水水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到2021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34%

二、扎实开展取水井清理排查和取水井关停工作

一是开展城镇自备井关停实施行动。印发《秦皇岛市城镇自备井关停实施方案》(〔2018-48),全市共关停城镇自备井172眼,其中封存141眼、填埋31眼。二是开展取水井清理排查。印发《秦皇岛市取水井清理排查和电子标识认证工作方案》,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各县区逐村、逐社区对取水井进行清理排查。严格执行“摸清底数、一井不漏”和“谁排查谁负责、谁填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每个环节、每张表格、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切实提高摸底排查、数据录入质量,基本摸清了取水井总体情况。印发了《秦皇岛市2020-2022年取水井关停工作方案》,并组织各县区开展取水井关停工作。2020年度总计关停取水井145眼,有效控制了地下水开采。

2021年全面压实责任,组织各县区开展取水井排查工作。全市共排查出各类取水井80761眼。开展取水井关停工作,制定了《秦皇岛市取水井关停工作方案》,通过水源置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分类施策、分区推进,关停取水井。各县区细化了取水井关停方案,建立了取水井关停管理台账,计划年内关停1117眼(其中省厅下达958眼)。今年1-9月全市关停取水井966眼,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计划任务。

三、认真宣贯《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

(一)强化条例学习。市政府利用政府常务会议对《条例》进行专题学习,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条例》内容进行系统解读。市政府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理解,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攻坚克难,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节水各项工作。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局机关所有县级干部参加了河北省水利厅和省委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举办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题网络培训班,提高了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

(二)加大条例宣贯力度。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到企业用水户进行节水条例宣讲,提高其“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意识,深刻理解节水优先的丰富内涵,引导科学节水、形成节约用水好习惯,提升了用水户依法履行节水义务的意识和水平,努力做到节水管理全面覆盖。

(三)完善宣传保障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推进全社会节水行动,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秦皇岛市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节水宣传为抓手,以加强监督执法为手段,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针对《条例》重点内容,明确了我市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奖惩措施。规范引导各领域、各行业自觉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进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

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及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成立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制定了《秦皇岛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和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计划,市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公民节水意识,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96月,经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组织专家考核验收,我市被命名为“河北省节水型城市”。

五、科学开展生态补水

为做好2021年度调水补水工作,改善我市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建立河流生态补水长效机制,依据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北省2021年主要河道生态补水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水调管〔202073号)和《秦皇岛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秦发〔20166号)文件精神,印发了《秦皇岛市2021年生态补水实施方案》,按照“能调尽调、能引尽引、能补尽补”原则,统筹调度水库水向河道实施生态补水。积极协调桃林口水库,争取到5000万立方米生态水指标,适时为全市主要河道补水4186万立方米,确保河道水质稳定,努力实现有效回补地下水。

六、加强非农取水在线监测设施建设

不断健全地下水监控与计量,基本做到年取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水资源税纳税人取用水远程在线计量监控全覆盖,实现了远程实时动态水量监控、管理与核定。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30户、772处在线监控点,在全省首个实现水资源税纳税人取用水计量在线监控全覆盖。

七、全面启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

停发纸质版取水许可证。根据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已完成取水许可证的电子证照切换工作。

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

严格落实取用水总量控制措施。对县域范围内地下水取水许可总量已达到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不再审批新增地下水取水许可。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论证作用,对水资源论证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取水许可。

九、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方案

编制了《秦皇岛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对我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进行校核,调查评价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市的地下水资源供需状况,制定秦皇岛市近期和远期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