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7-01 发布机构:水务局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000357675/2021-197
对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张铁安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抚宁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抚宁洋河灌区是我市两个大型灌区之一,它属于跨县灌区,覆盖抚宁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昌黎县,是我市农业的命脉工程,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也是我局心之所向。
一、近年来洋河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情况
从2005年开始,洋河灌区先后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进行了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使洋河灌区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海水倒灌。从2005年度开始洋河灌区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至2011年底共下达8个批次项目,下达投资计划1.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802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044万元。完成渠道防渗、原防渗渠险段维修、维修改建建筑物等渠道工程,使洋河灌区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海水倒灌。
十三五期间,抚宁洋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计划完成的工程项目主要有两项:一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7650万元,实施后恢复灌溉面积1.5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8万亩。2016年7月7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冀发改农经[2016]号896号下达《关于秦皇岛市抚宁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因省发改委下达了总体可研批复,但因省发改委上报到国家发改委投资,至今处于待批状态,资金未到位,故一直待实施。二是洋河灌区2011年度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和洋河灌区2011年度高效节水和水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市级配套资金到位部分,共计1750万元。项目完成后共恢复灌溉面积1.6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8万亩。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
并于2017年12月底完工。
二、洋河灌区十四五规划情况
2020年8月,抚宁区洋河灌区编制完成了《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洋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主要建设任务有: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规划匡算总投资5.87亿元,其中近期水平年(2021年——2025年,十四五期间)投资3.05亿元,远期水平年(2035年)投资2.82亿元。项目实施后,至2035年可恢复灌溉面积32万亩,灌溉面积达到38万亩。目前该方案已通过省水利厅审查,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待下一步遴选。
三、加快灌区发展的措施
(一)多方筹措,增加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资金支持,适时安排市本级资金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充分调动受益农户投入的积极性。按照政府权力公开透明的原则,将扶持政策向群众公开,允许农民群众以单户、联户、村集体等各种组织形式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对一些经营性较强的开发项目,允许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二)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一是以“小管理,大服务”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灌区内部规章制度,推进灌区向纵深发展;二是把灌区发展和水生态、水环境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在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洋河灌区可根据《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合理安排生态环境供水等。三是加大灌区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灌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效能性转变。四是逐渐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实现建设、运行、管理、养护、经营的良性循环,全面建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灌区服务体系。
(三)完善机制,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建设。结合大型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健全灌区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对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二是对农民进行宣传培训,根据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编制的简单易读、形象生动的宣传培训材料分层次逐级培训。通过参与式的培训,能够有效地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加入协会和参加协会活动的积极性,支持协会的工作,从而保证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在资金上扶持用水户协会,出台一些具体的投资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发展用水户协会,加大对用水户协会渠系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如出台“以奖代补”等政策,为已经成立用水户协会的地区的末级渠系投入财政专项资金。
秦皇岛市水务局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