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3508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7-20        发布机构:司法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公安、安全、司法        文号:        索引号:000357851/2021-591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35082号提案的答复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积极采纳落实,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法治文化阵地更加完善,法治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完善纠纷疏导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指导各县区积极推动法律顾问兼职基层民调组织、律师志愿者与优秀调解员“结对子”,进入民调微信群,实现服务延伸“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与律师服务合力优势。目前,全市有人民调解组织2900余个,人民调解员11600余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66个,全市年平均调解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2万余件。年初以来,我们在做好“两节”“两会”和疫情常态化矛盾纠纷集中排调工作的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制发文件,健全完善校园、婚姻家庭领域人民调解体系,并于3月16日召开现场观摩会,就认真总结推广和深化提升抚宁综合调解经验,以人民调解为先导加强新时代大调解体系建设进行部署,积极争取将全市综合调解试点工作列入省级司法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以推进。完成市人民调解员协会换届工作,依托市公共法律中心建立市人民调解中心,派驻医疗、交通、消费、婚姻家庭、校园矛盾纠纷等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和重大疑难民事调解“专家门诊”,由市人民调解协会进行规范化管理;指导卢龙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13个司法所与法院全部联通了网上案件传输系统,县法院90%的登字号案件实现诉前调解;推动海港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16名素质过硬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效增强全区调解骨干力量。我们将继续完善综合调解试点工作方案,加强协调和督导,以市县区民调中心建设为龙头,以乡级综合调解专班专干建管保障为重点,创新推进综合调解体系体制,“多调合一”、无缝对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二、加强法治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依法治理能力

紧密围绕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的需求,按照专业和业余并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不断培养壮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演出、运行和管理队伍。印发《关于提升村居“法律明白人”能力素质的通知》,提出充实和加强“法律明白人”队伍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50余家律师事务所300余名律师进村居对“法律明白人”进行传帮带。积极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和“十户普法宣传员”作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基层社会依法治理能力。注重发挥各类专业艺术团体的主力军作用,培养一支稳定专业的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队伍。有重点地培育、扶持一批常年活动在农村、社区的民间艺术团体,开展适合基层的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我组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法治文化活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有效促进了村居(社区)的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感指数普遍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力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专题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提炼经验,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示范,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我市13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5个村(社区)被评为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三、开展“法治文化进村居”活动,提升法治文化建设水平

印发《关于组织“法治文化进村居”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村居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标准要求等,积极推进村居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任务落实。

(一)加强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完善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律文化专栏、法治专题书屋等法治文化阵地,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法治文化需求。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共建有600余处学法活动场所和法治宣传阵地。近年来,全市新建了海港区汤河法治文化公园、昌黎县汇文法治文化公园、青龙县龙岛法治文化公园、山海关区莲花湖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卢龙县建成宪法雕塑,打造法治卢龙新坐标。抚宁区、昌黎县、青龙县等县区编写普法“三字言”“七字歌”,依托普法阵地向群众宣传法治精神,受到广泛好评。

(二)开展村居法治文化活动。积极组织不同层次的法治文化成果展,广泛开展各个层面的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治电影巡映、法治书画展览、法治图书阅读等法治文化活动,扶持和鼓励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电影公司等文化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抓住不同主题的纪念日、宣传周、重要法律实施契机,组织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暨“木兰有约”法治宣讲活动、“信用让消费更放心”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宣传周、“依法防治普法同行”“小手拉大手”法治进家庭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度。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的资源优势,开辟并办好普法栏目、普法专栏(版)和法治频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公益广告、手机报、短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形式,增强法治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开办“秦皇岛市司法局”官方抖音账号,发挥好普法微信公众号、冀法通APP、短视频等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充分运用“智慧普法”模式,依托新媒体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普法,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科技化水平。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充分利用“网、报、端、微、视、屏”终端、新媒体矩阵立体化推送法律知识、普法活动等相关信息,普法覆盖率大幅提升。

(四)举办“法治大讲堂”。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区、各单位、各人民团体进一步普及免费的、公益的、面向基层群众的“法治大讲堂”活动。目前,市本级“法治大讲堂”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组织6次专题宣讲活动,近350名市民、企业家代表聆听了授课,为全市“法治大讲堂”活动有序推进提供了样板示范。

四、健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要求,推进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建设全覆盖。市及9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5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站建成率100%,并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法律服务门类逐步完善,法律服务领域日益拓展,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法律服务制度日益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通报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年平均办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案件6万余件,接待解答咨询3万余人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

通过全市上下广大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稳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上级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年是“八五”普法开局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和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刚性落实“法治文化进村居”活动,立足于培育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不断在深化内容、丰富载体、队伍培训、扩大阵地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和秦皇岛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出新的贡献。

感谢农工党秦皇岛市委员会对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支持!

 

 

                                                     秦皇岛市司法局

                                                                                                                                                               20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