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9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23 发布机构:医疗保障局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文号:秦医保建议字〔2020〕2号 索引号:ylbzj/2020-111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C
秦医保建议字〔2020〕2号
对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93号建议的答复
段淑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新农合参保人员免费体检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市级统筹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我市城镇居民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7年1月1日《秦皇岛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全市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六统一”原则,即: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实现了统收统支。形成了筹资与待遇相适应的正常调节机制。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市的医疗保障更加公平、医疗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
2017年1月1日我市实施《秦皇岛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2018年我市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限额从30万调整到40万,2019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工作的通知》(秦医保〔2019〕91号)文件。提高了城乡居民报销比例。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定为1.1万元,起付标准以上至10万元为60%,10万元至20万元为70%,20万元以上为75%。加大了大病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充分发挥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减轻了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关于“对参加新农合的40岁以上的农民每两年给予免费基本体检一次”的问题
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从目前的制度安排来看,主要通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问题,通过基本医保体系逐步提高疾病治疗保障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此外,国家倡导和鼓励用人单位配合国家共同做好职工的健康保护工作,这也是用人单位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国家提出了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健康教育等任务目标,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其中,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的健康体检等预防类检查均属于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同时,还确定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如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为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管理,为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等妇女保健项目,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等。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及内容项目也将逐步扩大。
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故健康体检等项目应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等渠道予以解决。另外,由于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快速增长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考虑到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特别是居民的筹资水平较低,城乡居民医保2020年人均筹资水平刚达到800元(个人缴费250元、各级财政补助550元)。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9549.03万元,基金支出154357.19万元,另外加上居民门诊包干划入个人账户每人50元未支出部分,收支基本平衡。因此,从现阶段医保制度整体发展状况、群众疾病治疗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来看,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着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并通过门诊按人头付费,部分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措施激励家庭医生和参保人健康管理的健康促进工作,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非治疗性的、预防筛查的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深化医改总体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在认真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进行统筹考虑和深入研究,共同完善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秦皇岛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 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