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2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0-27        发布机构: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000357675/2020-142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276号提案的答复

 

王雁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青济秦工程取水口上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桃林口水库下游分水枢纽的功能定位

桃林口水库是国家因实施引滦入津对河北省滦河中下游用水实施补偿而兴建的工程,在水利部批复的桃林口水库立项意见和在河北省水利厅向省政府上报的《关于实施桃林口水库下游分水枢纽工程意见的报告》(冀水建管 [2009]5号)文件以及向我市下发的《关于印发〈实施桃林口水库下游分水枢纽工程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冀水建管 [2009]20号)文件中,已经明确批复了桃林口水库下游分水枢纽(简称桃林口小坝)为桃林口水库的分水管制工程,与水库阶梯调度、联合运用构成整体枢纽。并且明确了桃林口小坝的调度管理由桃林口水库管理局负责,并制定有关的水库调度管理办法,报省水利厅批准执行。由市水务局负责工程管理,实施日常管理,维修养护和安全管理等正常管理工作。

桃林口小坝作为桃林口水库整体枢纽的重要组成,也是引青济秦的渠首工程,承担着向秦皇岛市区、卢龙灌区、抚宁灌区和唐山市滦下灌区供水的任务。其作用一是对桃林口水库下泄径流进行调节;二是取得一定的取水水位,保证引青济秦和卢龙灌区引水。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桃林口水库只能采取大流量集中放水方式通过下游桃林口小坝调节后,按用户需求进行引水。因此,即使引青取水口上移,桃林口小坝上游水源地的作用也难以改变。

二、调节库容因素

桃林口小坝设计调节库容,根据2015年秦皇岛市城市需水量测算,蓄满一次,按满足引青济秦引水时间夏季用水高峰为7天,冬季用水15天,库容为420m³。由于引青济秦工程承担着市区供水的任务,工程十分重要,对稳定供水保证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小坝至桃林口大坝之前的库区的调节库容越大越好。

按照方案中引青取水口上移,并在坝下桥下游处设置一600m³的压力池,并没有满足引青工程水量调节的库容,起不到稳定供水的保障作用,不能取代桃林口小坝上游库区水源地的功能。

三、工程调度和供水安全保障因素

从引青济秦工程的工程调度和供水安全保障方面考虑,取水口上移将对现有引青工程影响巨大。根据方案,新建取水口位于桃林口大坝下游右岸,利用电站3#机组尾水作为水源,由于缺少应有水量调节工程,不仅给工程运行管理造成困难,而且对工程安全十分不利。如果下游工程引水流量突然增加或者减少,调整取水口进水闸开度来不及适应引水流量的变化,会造成管线运行压力波动。为适应城市供水要求,运行过程中闸门开度必须频繁变化,管理上十分困难且难以保证运行安全。

引青济秦工程的运行中,西线工程沿线的隧道、暗涵均按无压设计,经过近些年的扩建与改造,从以燕窝庄小水库为调节池转为有压运行至市区水厂,如果取水口上移,将使引青济秦工程的调度方式从无压→有压,改变为有压→无压→有压的方式,工程调度非常困难,并且没有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

同时,利用电站3#机组尾水作为水源,如果电站机组发生停机事故,将会造成管线无水可供,导致城市供水出现中断,如果发生电站机组机油泄漏事故,也会对供水水质有较大的影响。

四、工程施工因素

取水口上移将使桃林口小坝失去原有的设计功能,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引青济秦西线工程目前已经达到最终设计规模8m³/s,沿线的隧、暗涵均按无压设计,取水口位置调整后将对现有引青西线工程产生较大影响,按照方案所做的在河道内铺设钢管的施工以及引水闸的拆建工程,势必造成引青工程长时间停水,目前引青济秦工程供水占秦皇岛市区供水的60%以上,一旦引青工程停止供水,而备用水源又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市区供水将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五、防洪要求

取水口上移的方案中,将8km长双排DN2200的管道布置埋设在桃林口水库至小坝之间的河道中,并有多处横穿河道,并没考虑到防洪规划的要求,该段河道处于桃林口水库下游,一旦水库汛期开闸泄洪,主河道内行洪将对管道的安全有重大影响。

六、工程管理方面的因素

如果将8km的管道埋设在河道里,管道及附属设施均在河道内,引青工程日常的工程管理、维修、维护等均无法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取水口上移工程将使桃林口小坝失去原有的设计功能,对库区内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并且对引青供水工程存在着运行安全隐患,同时如果实施将造成引青工程长时间停水。因此,建议项目单位应对引青取水口上移工程再进行详细可行性分析研究。

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如取水口上移,需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88-2018)中有关要求重新编制《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并提交省政府批复后方可确定新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