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精准施策抓“六稳”促“六保”

发布时间:2020-08-06        发布机构:财政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        文号:        索引号:000357333/2020-451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秦皇岛市财政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力克服疫情冲击,坚持把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贯穿于财政全过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谋划落实,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切实增强“进”的动力,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夺取“双胜利”、实现“三个圆满收官”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应考之“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资金拨付快捷通道,打通采购应急物资“绿色通道”,完善库款保障和应急管理等机制,统筹各级资金2.75亿元,保障战“疫”工作需要。落实惠企税收政策,助力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1-5月份累计减免税收3.4亿元。加快实施阶段性减免缓退社保费政策,1-6月份,为12293家企业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6.07亿元,为11797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2205万元,为11218家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5333万元,为11712家企业减免医疗保险费2.65亿元。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返还力度,返还资金2.23亿元,惠及企业4256家。充分发挥应急转贷资金作用,阶段性免收企业应急转贷利息,累计使用应急转贷资金3.37亿元,为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服务。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对粮油食品行业、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放粮食购销“共保金”贷款3.3亿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财政520万元资金投入撬动餐饮消费1.3亿元,带动268万人次堂食消费,有力提振餐饮企业发展信心。

二、强化依法理财治税,以超常之“策”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力保财政稳定运行。树立“保收入就是保大局”的意识,紧盯财政收入目标,加强收入组织调度,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建立局领导包县区制度,以大数据为支撑加强涉税信息分析共享,强化对重点行业和税源税种的稽查清理,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同时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通过加快土地出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督促罚没收入入库等措施,多渠道弥补减收。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7亿元,超时间进度6.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在全力抓好收入组织的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认真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除疫情、民生支出以及国家明确项目外,其他项目按40%压减,部分公用经费按25%压减,腾出资金用于疫情防控、落实“六保”任务等方面支出。同时,压紧压实“三保”责任,加大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力度,健全“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的县级“三保”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坚决防止发生“三保”资金支付风险,确保基层“三保”保障到位。统一启用县级财政工资补助专户,及时测算拨付各县区工资性资金,确保县区财政应负担的工资性资金足额发放。加强对县级“三保”保障研判,及时分析减税降费、疫情防控等对“三保”工作的影响,做好风险预警提示及应急处置工作。

三、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财政之“为”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扎实开展“一汇报三争取”活动,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工作考核办法,建立“1+5+1”争取工作机制,多次到财政部、省财政厅盯办跑办,常态化推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力争上级对我市政策资金支持。截至6月底,上级累计下达我市转移支付111.16亿元,同比增长36.91%。研究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争取国家抗疫特别国债11.77亿元、特殊转移支付11亿元。按照国家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9大领域、26个方面,加强与部门协调配合,做优做细项目储备,精准申报项目203个,争取债券资金32.65亿元。谋划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和总规模10亿元的氢毅基金,争取省级蓝天基金出资2.5亿元,通过基金招商模式,蓝天基金引入中氢科技搬迁及氢能产业园项目。统筹资金8.6亿元,保障了海滨路东西延伸项目当年建设资金需求。支持创新协调发展,研究制定县域科技创新跃升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养老产业和中信戴卡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产学研对接,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参加全省先进制造产业线上虚拟展,充分展示我市先进制造产业优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四、紧盯财政目标任务,以决战之“姿”努力答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答卷。围绕群众所期所盼,集中财力倾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七项重点支出同比增长3.2%。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公共卫生服务等保障标准,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阶段性提高补贴标准至原来2倍,努力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筹措社会救助基金引导资金50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保障。把稳就业放在重要突出位置,会同人社部门研究制定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33条措施等政策,统筹资金1.21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创业担保政策,发放新增创业贷款4.55亿元,扶持创业3400余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继续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44亿元,指导青龙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偿还行为,严格债务资金预算管理,将到期政府债务本息足额纳入预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市共偿还政府债券本息30.8亿元。以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重点,统筹资金1.64亿元保障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推进空气质量监测、河流治理、农村环境整治、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涉海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提升项目,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和拓展“创森”成果,支持河北雄安绿博园秦皇岛园建设、绿化造林工程、湿地保护,构筑安全生态屏障。

五、强化改革创新管理,以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增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突出抓好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五个环节,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融合,首次实现市本级绩效自评“全覆盖”。履行财政监督职能,以扶贫资金、生态环保资金、资产管理等为重点,开展财政监督大检查,对78家单位、11项内容的逐条逐项检查,确保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化。加大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力度,将预算评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防止项目过度设计、超计划、超标准建设。规范和加强工程结算管理,将虚报惩罚机制控制线由审减率15%调整为10%,使虚报结算评审金额、高估冒算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市本级评审结算项目综合审减率为12.3%。在全省率先实施并提前两个月完成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实现非税收入“一条龙”网上自助服务,在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全年预计减少纸质票据1400余万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和支出管理办法,国有独资企业上缴年度净利润由5%提高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