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工业经济运行局(市中小企业局)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发布时间:2008-08-25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局        字体:[   ]

体裁分类:其他文件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文号:秦工经〔2008〕83号        索引号:203/2008-102853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促进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强创业辅导服务。以扶持创业者、催生小企业为主题,鼓励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充分利用废弃场地、闲置厂房、园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推进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形式,辟建创业社区、创业一条街、创业市场等形式多样、规模不同、管理配套的适合各类主体创业的基地。全市每年新增市级创业辅导基地2—3家,争创省级创业辅导基地1—2家,到2010年,全市要建成15个以上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服务高效、成效明显的中小企业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培养创业辅导师和创业辅导员队伍,争取各县区每年培育出3—5名创业辅导师和创业辅导员,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策划、咨询等服务。引导社会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围绕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开展信息、技术、政务代理、管理创新等各类创业服务活动。

    二、加强融资担保服务。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多途径、多渠道加大资本金注入,力争全市建成1—2家资本金超亿元的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促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担保机构的服务功能。推进银企合作,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配合市金融办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上市企业培训,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三、加强人才培训服务。依托中小企业培训基地、中小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技工学校、大企业自主培训机构等,积极培训创业者和技工人员,提升创业本领和职业技能。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人才招聘活动,开展校企对接,搭建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平台,每年引进各类中高级人才100名以上。开展全民创业培训和创业先锋县区巡讲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家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抓好12个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推进中小企业“银河工程”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每年完成各级各类培训8万人次以上。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四、加强法律维权服务。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民营经济法律服务组织建设,指导各县(区)建立民营经济举报投诉中心。帮助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室,增强企业依法保护意识和知法、用法能力。与市减负办联合,每年开展对扶持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和减轻企业负担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政策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责令改正,对向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充分发挥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工作的督导检查、协调调度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五、加强扶优扶强服务。强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指导我市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参加省局组织的专家规划论证,对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组织好年度二十强民营企业评选、市级“创业先锋”评选等活动。各组织县(区)分级确定重点,对全市百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实施对口帮扶,促其做大做强。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区域知名品牌,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走高、精、专、新之路。

    六、加强对外开放服务。推进中小企业的开放、联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小企业东西合作洽谈会等境内外多种形式的商贸洽谈活动,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开放水平。依托秦皇岛工业经济网,开展网上项目推介、产品展示和企业形象宣传等活动,扩大我市民营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创业者和民营企业搭建相互沟通、交流和展示的服务平台。

    七、加强项目对接服务。推动产业、产品的衔接和配套,重点依托我市传统和优势产业发展和扶持一批产业链条相互衔接、上下游产品相互配套的中小企业,打造产业集聚工程。举办大中小企业产品对接洽谈会,促进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赢。征集和开发创业项目,每年面向社会征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良好、适合我市创业的中小型科技项目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级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每年举办2—3次创业项目发布会,积极促进资本与项目的对接。

    八、加强统计监测服务。以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高统计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统计,规范基层数据库,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统计办法。加快县区统计设备和统计软件的更新换代、优化升级,提高统计质量。强化运行分析监测,开展典型调查,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领导决策、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 

                                      

 

                                                                     2008年8月25日

 


公开程序:经局内审核后公开
责任部门:创业指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