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秦皇岛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8-11-05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体裁分类:规范性文件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文号:        索引号:58/2008-161627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秦皇岛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贯彻落实。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秦皇岛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建设

过渡安置房工作方案

 

为切实落实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一次会议总体部署,按照省支援四川灾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安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我市6000套过渡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任务和指标

(一)总体任务:秦皇岛市对口包干成都市部分地区,需要为灾区建造安装6000套过渡安置房,并需配套建设120个厕所,120个供水点,120个垃圾收集点,6所小学,6个诊所,6个商业网点,3个中学,总建筑面积约为141060平方米,预计工程造价87978000元。

(二)指标分解: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支援任务分配到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县区(具体任务分解安排见附表)。主要有:

1、市直:安置房2400套,公共卫生间50间,集中供水点50个,垃圾收集点50个,小学3所,医疗诊所1个,商业网点1个,中学2所。预计36057500元。

2、开发区:安置房800套,公共卫生间20间,集中供水点20个,垃圾收集点20个,小学2所,医疗诊所1个,商业网点1个,中学1所。预计12833000元。

3、海港区:安置房800套,公共卫生间20间,集中供水点20个,垃圾收集点20个,小学1所,医疗诊所1个,商业网点1个。预计11729000元。

4、山海关区:安置房150套,公共卫生间6间,集中供水点6个,垃圾收集点6个,商业网点1个。预计2315100元。

5、北戴河区:安置房200套,公共卫生间6间,集中供水点6个,垃圾收集点6个,医疗诊所1个。预计2345850元。

6、昌黎县:安置房500套,公共卫生间6间,集中供水点6个,垃圾收集点6个,医疗诊所1个。预计6725100元。

7、抚宁县:安置房500套,公共卫生间6间,集中供水点6个,垃圾收集点6个,医疗诊所1个。预计6725100元。

8、卢龙县:安置房200套,公共卫生间3间,集中供水点3个,垃圾收集点3个,商业网点1个。预计2749050元。

9、青龙满族自治县:安置房450套,公共卫生间3间,集中供水点3个,垃圾收集点3个,商业网点1个。预计6498300元。

根据省支援灾区建设安置房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达的设计、生产、施工进度计划,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下达的总体计划进度。过渡安置用房生产必须做到随生产、随运输、随施工,确保各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二、标准和要求

(一)房屋类型:采用彩钢夹芯板轻体装配式或轻钢龙骨无机类板材装配房两种形式,因地制宜,采用单层双拼或联排组合等布局形式。

(二)建造标准:每套20平方米左右,满足基本居住需要;轻钢结构,符合抗震要求;采用保温隔热、防火墙体材料,可回收,符合环保要求;保证质量,确保3到5年使用期。

(三)室内设施:配置照明、电源等插座;配置液化气灶、罐。

(四)配套建设要求:平均每50套住房配建:集中供水点一个,设置遮雨棚,满足居民洗衣、炊事、洗漱需要;公共卫生间一个,分设淋浴设施和厕所,男女分开,并配化粪池和无障碍设施,建筑面积约4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一个,配备必要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平均每1000套住房配建:一所小学(300至400平方米);一个医疗诊所(40至50平方米);一个粮食与食品零售点(50至60平方米)。平均每2000套住房配套一所中学(1000至1200平方米)。

(五)时间要求:第一阶段,6月25日前完成第一批安置房1500套、卫生间30个、供水点30个、垃圾点30个、小学2所、诊所2个、商业网点2个、中学1个;第二阶段,7月20日前完成第二批安置房2400套、卫生间48个、供水点48个、垃圾点48个、小学3所、诊所3个、商业网点3个、中学1个;第三阶段,8月10日前完成第三批安置房2100套、卫生间42个、供水点42个、垃圾点42个、小学1所、诊所1个、商业网点1个、中学1个。

三、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支援灾区建设安置房领导小组:

组 长:马誉峰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李洪卫 市委常委、副市长

刘 成 副市长

成 员:市政府应急办、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工业经济运行局、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公用局、市城管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务段等部门行政一把手和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确保建设安置房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优质高效完成支援建设任务。

(二)领导小组下设“三组一办”:

1、资金组。由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发改委配合筹措资金;各县区负责本级的资金的筹措等事项。各单位筹措资金统一上交市民政局,并设立专用账号。

2、生产组。由市工业经济运行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负责安排安置房材料、构件等的生产、采购。

3、运输组。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务段配合,负责安置房材料、构件、施工设备和人员运输。

4、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主任由市建设局局长王进勤担任,负责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综合协调、督导各组工作和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与省领导小组和成都市的联络,组织建筑施工队伍,抓好建设安装,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房屋质量;市建设局立即派先遣组,负责与成都有关方面的先期联络对接,派出精干人员进行实地踏勘、规划设计,摸清当地环境、交通、卫生等情况。

四、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快速行动,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国家、省下达的任务。各县区要立即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市领导小组下设组织机构的牵头单位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要于5月25日上午将各组的人员名单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孙庚田,办公电话3061838,手机13081858351;市建设局值班电话3063810、3080110。

(二)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妥善安置灾区受灾群众,解决临时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抗震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各单位、各部门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秦皇岛日报、秦皇岛电视台要每天报道全市建设过渡用房的进展情况,继续发动全市社会各界急灾区之所急,供灾区之所需,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安置房建设,确保灾区人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三)广开渠道,多方筹资。经初步测算,完成此项任务约需资金87978000元以上,上述资金仅用于过渡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不包括安置房基础部分、土方处理和交通运费等。为确保资金需求,民政、国资、房产、商务、工商联等部门要广泛发动相关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四)搞好调查,抓紧生产。市工业经济运行局等相关单位要立即摸清所属生产简易房企业的基本情况,协调企业开足马力,昼夜奋战,按期保质完成任务。同时,要积极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输及其相关工作,降低销售价格和收费标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物价部门要立即对抗震救灾物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拉网式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囤积和乱涨价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五)加强监管,定期报告。市领导小组下设的组织机构牵头单位要建立报告制度,及时反馈情况,解决工作进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进行。同时要将工作进展情况,于每日下午16点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次日上午10点前将情况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自方案下发之日起,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安装施工人员进行技术、防疫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训,制定日生产、运输、安装的计划和灾区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