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市民政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9-04-08 发布机构:民政局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计划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 文号: 索引号:131/2009-100850
去年年初以来,市民政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不断强化民政部门职能作用,继续完善健全“为民解困”长效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民政整体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成效显著,难点工作得到有效化解,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我市民政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又上新的台阶。
一、2008年民政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成效显著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以来,全市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共接收向地震灾区捐款 9078.86万元,其中市慈善协会共接收捐款3146.08万元,市救灾捐助中心652.66万,各县区共接受捐助5280.12万元,全市接收捐助物资价值461万元,全部按省市要求支出。去年10月,又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全市共接受捐赠衣被3.8万件,10月28日已将1万件全新衣被通过铁路运抵四川绵阳,其它旧品已由四县发放给灾民贫困户。
(二)突出重点,四项“民生工程”工作成效显著
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政部门有4项工作被列入去年民生工程37件实事。截止到去年底,四项重点亮点工作圆满完成。
1、扶贫开发“双千工程”超额完成。已投入资金830.5万元,项目到户2806户,其中项目示范工程1386户,完成138.6%;劳动力培训转移1420人,完成任务的142%,实现8000人的稳定脱贫;全年完成移民搬迁69户、250口人。
2、“农村万名孤老爱心认助行动”和“关爱贫困母亲健康工程”全面实施。全市共有101个单位认助孤老1.1万名, 认助资金110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各县。“关爱贫困母亲健康工程”启动后,全市共有13275名30至55周岁城乡低保家庭妇女免费参加体检,查出癌症患者3名、肿瘤患者11人,常见妇科疾病患者6948人,市慈善协会支出体检费用90余万元。对检查出疾病的患者,市县(区)民政和慈善部门将通过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特困医疗救助等适当方式实施医疗援助。
3、新建儿童福利院及儿童保护中心工程主体已经完工。市新建儿童福利院及儿童保护中心工程总投资1315万元,建筑面积9040平方米,占地28亩,集居住、学习、健身、康复、娱乐为一体的6层楼房,可容纳孤残儿童200名,救助流浪儿童150名,建成后将填补我市没有一所独立儿童福利设施的空白。目前工程主体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外网建设和内部装修。
4、中心敬老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时两年投入1.57亿元,新建改建的13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工程已全面竣工。去年7月份,抚宁县高庄中心敬老院的建设规模和规范化服务管理得到了前来考察的李学举部长和宋恩华副省长的充分肯定。
(三)统筹安排,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健全
1、灾民贫困户生活得到较好救助。去年全市因灾造成损失3.5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损失3.13亿元。去年市民政局共安排使用救灾资金883万元(其中含省直拨昌黎137万元,省及省以上救灾资金566万元,市本级安排使用救灾款100万元,投入使用救灾捐助资金80万元),发放救济衣被5.9万件,有效地保障了灾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市政府颁布了《秦皇岛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我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编撰印制了2500本《防灾自救知识手册》,下发到全市各社区和行政村,宣传了减灾防灾知识。全力推动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投入资金244万元,重建和修缮农村特困户危房832户、2283间。
2、城乡低保水平全面提高。一是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北戴河区和四个县陆续将城市保障标准提高到210元和190元。卢龙县农村保障标准提高到875元。市政府12月18日研究决定,从今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1月1日起,分两次提高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第一阶段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城市区城市保障标准调整为不低于240元/月,农村保障标准调整为不低于1080元/年。四个县城镇保障标准调整为不低于200—240元/月,农村保障标准调整为不低于840—1080元/年。第二阶段从2009年1月1日起,城市区城市保障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270元/月,农村保障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1200元/年。四个县城镇保障标准调整为不低于225—270元/月,农村不低于900—1200元/年。从2009年1月开始,按照提高后的标准进行资金补发和发放工作。
二是再次提高人均补差标准。在去年提高人均补差标准水平后,今年我市低保平均补差已达到城镇140元,农村55元的目标。目前全市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75万户、6.23万人,保障率6.2%,全年累计支出城镇保障金10105万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56万户、7.99万人,保障率4.3%,全年累计支出农村保障金4321万元。
三是及时发放物价补贴资金。为确保低保对象不因副食品涨价而影响基本生活质量,我们为低保户每人每月按照城镇33元,农村20元标准发放补贴,全年累计 共补贴资金3914万元。另外,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市区两级财政筹措取暖补贴资金705万元,为全市城市区10853户城市低保对象,按每户650元的标准发放了取暖补贴。近日,市民政局又拿出121万元专项资金,给城市特困低保对象中无电视家庭和今年入住的中心敬老院购买了电视机及健身器材。
四是进一步强化动态管理。全年城镇低保退出9614人次,新增12672人次,农村退出9528人次,新增17108人次。
3、医疗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全年救助城镇特困居民3202人次,支出救助金846万元,其中发放医疗救助卡1393张,支出救助金42万元;救助农村困难群众2762人次,支出救助金595万元;帮助68669名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出救助金91.4万元。
4、社会各界慈善捐赠意愿和热情更加高涨。去年以来,市慈善协会共募集善款3950万元,支出善款3960万元,相继开展“向南方冰雪灾害地区献爱心捐款”和“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捐助”活动,我市有59人得到中华慈善总会“救助股骨头坏死贫困患者”活动救助,16名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省慈善总会开展的“救心工程”救助。
(四)全面发展,民政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1、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新举措。我市在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驻军及奥运安保部队的服务保障工作,先后赠送慰问物品价值70余万元,慰问演出30余场次;对市内部分旅游景点、公厕、停车场执行“军人四免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协同军分区整治双拥客车运营秩序,强化双拥法规政策督导检查力度;起草《海港区经济适用房分配方案》,完成驻军部队200套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工作;对驻秦28名公务员身份和40名工人身份随军家属的工作进行协调安置;组织召开“秦皇岛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表彰了55个双拥模范单位和80名双拥模范个人,龙腾长客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守岭被评为“河北省爱国拥军杰出企业家”。
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荣居工程”试点,市民政局筹集资金210万元,青龙、抚宁、卢龙县按照1:1的比例予以资金配套,采取不同形式,先后对三县245户在乡老优抚对象的危房、无房户分期分批的进行改造重建,确保革命功臣晚年住有所居、居有所乐。积极开展“关爱功臣千里行活动”,组织驻军医务人员深入到青龙、抚宁偏远山区开展义务巡诊。全年发放各类优待抚恤事业经费4812万余元,发放“解三难”专项资金780万余元;为3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79.4万元,为223名1-6级残疾军人报销50万元;主动做好以“两参”部队退役人员为重点的信访对象的稳控工作,为27名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上报评残卷,12人纳入城乡低保,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的79人,发放生活补助金13万多元。
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去年市区共接收退役士兵和转业(复员)士官677名,需要安置人员620人。目前,市政府已下达去年退役士兵安置计划。认真组织自谋职业退役士兵职业培训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标准,不断增强自谋职业的吸引力,去年城市区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补助金已分别提高到4万和6万。
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去年我市已接收军休干部61人,顺利完成军休人员数据更新,共补录军休干部6人、军退职工4人、纠正移交时间4人。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军休房改工作,制定下发《秦皇岛市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军休疗养院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去年暑期共接待6期900余名军休干部职工疗养,举办第二届“军休杯”球类、棋牌类比赛。继续推行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我市第一干休所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和谐军休家园”。
2、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有新进步。去年以来,一是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我市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相关政策。二是组织召开全市加强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会议,表彰了全市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和社区服务先进单位。三是积极推动全市开展社区“一站式”服务,全市共有8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居委会完成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四是稳步推进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海港区东港镇西寨村建设文化广场,山海关区石河镇望峪山庄建设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五是组织全市城市区116名居委会主任或书记参加了居委会干部第一期培训。六是配合市委组织部启动了第八届农村“两委”换届选举。
3、福利事业保障水平有新提高。一是努力提高福彩销量。去年以来,我们面对严峻的彩票销售市场形势,始终遵循彩票市场发展规律,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工作方针,不断优化服务和宣传工作,积极抓好农村布点工作,继续开发新的增长点,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截止到12月31日,共销售福利彩票15237万元,为我市筹集公益金1540万元。去年以来,通过向地震灾区捐款7万元、开展“福彩献真情,爱心助学子”活动资助69名寒门学子步入大学校门、组织200个名60—70岁老人参观“福彩资助项目一日游”和资助阳光女孩付华等活动,让全社会各界群众深刻体验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和福彩公益金使用的公开、透明,进一步扩大福彩品牌形象的影响。
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落实养老优惠政策,按照《秦皇岛市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督促县区将补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帮助民办老年公寓解决用电等实际困难,切实维护了老年公寓的合法权益,全市养老服务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形势。全市社会养老床位由原来的960张,增加到1260张。按照《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积极做好福利企业重新认定工作,去年共上报5家福利企业,推荐18名残疾人就业。
三是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加强孤儿弃婴收养送养工作,去年收养孤儿弃婴15名、送养3名孤残儿童进行家庭寄养,为8名孤残儿童办理涉外送养登记,全市办理收养登记93例。积极指导和帮助成年孤儿就业,先后为4个孩子找到就业机会,安排了3个孩子到福利院食堂、锅炉房等岗位工作。全年接收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近3万元、物品折款6000余元。“明天计划”共安排21名唇颚裂患儿和9名脑瘫患儿到相关医院进行了康复治疗。
四是不断促进全市老龄事业进步。90-99岁老人高龄保健补贴全面落实,全市有4000多人享受了这一待遇,此举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优待政策稳步推进,城市区老年人办卡21548多张,乘车人数268.2万多人次;以重阳节各级领导走访慰问老年人和全市社区“福彩杯”老年才艺展示活动为标志的各种关爱老年活动广泛展开,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加大了敬老社会宣传和敬老典型宣传,全市有13个涉老单位被省授予“敬老文明岗”荣誉称号;海港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深入发展。
4、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有新发展。一是严格加强专项社会组织管理。出台《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全市农经协总数达到127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联合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出台《秦皇岛市经济类行业协会评价办法》,强化对行业协会监督管理;注重规范社会团体和民非企业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市总计社会团体678个,其中市级31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达390个,其中市级175个;全市年检合格市级社会团体1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9个,注销不合格市级社会团体3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3个。
二是全力做好地名命名和区划勘界工作。加大地名规范化管理力度,集中抓好主城区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维护,全年新命名小区7个、街路6条、楼栋316栋,设置楼、单元、层、户牌35392块,现场勘察地名827次,维修各类地名标牌479块,清洁地名标牌 38650块。积极推进县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抚宁、昌黎两县城区已经完成设标,卢龙县设标资金已经到位,年底前完成制作安装;全市75个乡镇有40个完成乡镇设标;完成抚宁县三个行政村地名标志试点工作,设置村、街巷、户牌1483个。秦皇岛市地名网、地名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查询、地名数据库建设等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已经完成,除山海关区外所有县区地名规划编制初稿已通过省厅验收。区划勘界专项事务成效明显,起草了《关于适度调整全市村级规模的工作意见》和《关于适度调整全市村级规模工作指导方案》草案;完成了2个乡改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的审批工作;初步完成了27个城中村的村改居工作,出台了《关于建立秦皇岛市边界附近地区纠纷应急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
三是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按照“主动救助、反复劝助”要求,积极开展奥运期间救助管理工作,使奥运其间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减少,维护了我市良好的社会形象。去年救助各类人员4668人,其中流浪儿童114人。在努力探索城市生活无着街头流浪儿童保护工作的同时,率先开展了儿基会合作项目“社区干预非正规教育”试点,我市工作受到联合国儿基会、民政部和省民政厅领导的肯定。
四是不断加大殡葬改革和殡葬管理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县级殡葬执法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试点工作,卢龙县“以罚代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青龙县公路及风景区周边的坟头都被平整还原。完成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接待工作,清明节期间共接待祭祀群众15万人左右,未出现一起差错和事故。市殡仪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火化遗体3300具,收入710万元,市区火化率保持100%。全年销售墓穴格位860个,收入800万元。继续做好原长安陵园上访群众的稳控工作,为原长安陵园客户退款350万元,累计退款2350万元。
五是指导县区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推动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工作,促进婚姻登记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人性化。海港区、抚宁县、青龙县已通过省部“全国婚姻登记处合格单位”验收。全年登记结婚24089对,离婚5130对,补领结(离)婚证2555对,开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605份。
(六)全力以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
争取上级资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争取上级民政各类资金达27966.9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市本级财政压力。我们自筹资金继续维修改造市民政大厦,市民政局机关办公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申请成立市第三干休所,投资430万元购买了市福利彩票发行培训中心,投资850万元购买了市第三干休所服务管理用房,市民政局自身综合实力得到加强。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抓好解放思想大讨论、“双学、双守、双做”和“树、创、促”三项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加强党组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精心组织机关干部培训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行风评议工作,认真组织参与《面对面》、《港城事大家议》节目。按照省市要求,自上而下全面开展了专项资金的自查自纠和审计工作,我局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纪问题。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行行政公开审批,现有17项审批、审核业务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理,截止到年底,市民政窗口承办各类审批、审核项目达977件。继续做好“秦皇岛民政网”日常维护,“数字民政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初见规模,进一步加大民政信息宣传工作的力度。此外,我局组织人事、老干部、法规信访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博爱医院和橡胶粉厂改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市殡葬管理处、干休一所、二所、社会救助站、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社会福利院、军供站、福利公司等直属单位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区财政对民政事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去年以来,县区加强了财政支持的努力程度,但仍未达到民政事业经费与县区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要求,存在着对上级补贴资金过分依赖,个别县还存在救灾资金虚列预算或列而不支问题,严重制约和束缚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社区服务工作推动难度较大。按照国务院和省市社区服务文件要求和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社区服务工作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这两个层面开展,但我市市县两级政府资金投入少,民政部门协调街道办事处工作难度大,社区居委会又受场地、资金、人员等因素的限制,社区服务工作难以按计划推进。
(三)少数民政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落实不够。个别县区出现城乡低保政策落实不到位、审核审批不严格、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对全市整体民政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公开程序: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
责任部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