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建设局200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8-04-07        发布机构:城乡建设局        字体:[   ]

体裁分类:计划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        索引号:134/2008-112920

2007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建设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站位全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7年组织实施了15项道路改造工程,总长度21.4公里,总投资63832万元。其中市局直接负责4项,海港区负责5项,山海关区负责3项,北戴河区负责1项,开发区负责2项。在此基础上,为更好承办奥运赛事,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又新增道路建设工程9项,总长14.38公里,投资17153万元。其中市局负责1项,开发区负责8项。全市主城区已经形成了“六横九纵”趋于合理、便捷通达的交通网。三个区、开发区、卢龙、抚宁县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加快,为交通出行带来了便利。城市区人均占有道路面积达到了14.81平方米,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超过全国文明城市10平方米的标准。

(二)统筹城乡、乘势而上,城市化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堂书记在多次会议强调,一定要加强全市项目和县城建设,并提出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化”的总体要求。为此,我们积极发挥全市城市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本着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城建思路的目的,开展“远学青岛、近学邯郸”活动,组织各县建设局长、重点镇长到外地参观学习。组织召开了全市推进县城建设暨县域城市化工作会议,确定了“五个一”城镇建设思路。与往年相比,无论在投资规模、扶持力度还是建设项目等方面,07年我市的县城和城市化建设的步子最大、起色也最明显。四个县大力实施县城建设,安排年度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项目5.6亿元,县城面貌明显改观。卢龙县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18项利民、惠民工程,县城面貌明显改观。各县对重点镇建设投资也为历年之最,以石门镇为代表的一批镇区基础设施相继完成,全省和重点镇城市化综合评价前50名,我市石门、龙家店2个镇榜上有名。通过努力,全市城市化水平预计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5%。

(三)依法行政、多措并举,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建筑市场秩序直接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为此,我们从完善机制入手,标本兼治,强化监管,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工程交易、建筑稽查等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一是强化法制教育培训,法制“三进”活动扎实有效,市县两级执法人员素质提高,依法建设的思想得到加强。二是出台《关于规范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等一带三文件,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了省建设厅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抚宁县建设局,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介服务代理机构的行业监管,有效规范了建设工程的交易行为。一年来,全市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和招标工程合同备案率均达到了100%。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秦皇岛市建设工程交易程序》,对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冀施工等事项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开发区建设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昌黎县投资100万元,建立了工程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四是开展阳光政务,推出八项举措,相继为富士康、山海关古城开发、金梦海湾等大项目提供了“量身定制”式的服务。开发区按星级划分项目服务标准,实行现场接待、电话跟踪、上门服务等方式,效果很好。五是集中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建筑施工专项行动,37项违规工程受到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净化了全市建筑市场,与此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全市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全年预计实现91多亿元,同比增长9.6%,预计实现利税总额5.5亿元,同比增长30%。

(四)推广应用、示范带动,建筑科技节能工作取得新成果

2007年8月,成功举办了以“绿色、节能、创新”为主题的“北戴河之夏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推介会”,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与关注,强化了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市政府出台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意见,全市太阳能热水器占有率已达到了25%。在全省率先实施65%的新节能设计标准,启动了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海港区“在水一方”、山海关“古御新苑”、昌黎“黄金海岸公寓”等工程成为国家和省级节能示范工程。积极推动海水源、地热源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昌黎县利用海水冷热源技术取得突破,已有4.9万平米住宅建筑使用此技术。

(五)齐抓共管、严防死守,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监管取得新成效

2007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同比下降30%,实现了“零伤亡”。一是创新安全监管思路,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小额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办法,在山海关、北戴河区设立安监分站,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无缝隙监管。青龙注重安全监管,已连续六年无重大伤亡事故。二是坚持“查纠并举、查处并重”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在建大型公建、高层住宅及建设规模在5万平米以上的住宅小区的质量巡查,先后协调解决投诉48件,有效解决了质量纠纷。省建设厅工程质量巡查组到我市检查后,对我市工程质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班子建设、队伍建设、行政效能、行风建设取得新进步

各级认真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严密组织“三双”教育,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力倡导“团结、务实、清廉”的行业作风,全行业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班子建设方面,局党委一班人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干部职工做出了表率。在队伍建设方面,围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采取警示教育、学习交流、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形式,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有了新的提升。在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广泛开展“提创展促”活动,我局荣获三标竞赛优质服务奖。在行风建设方面,在全系统开展了“五查五看”活动,采取局领导包单位、包县区等方法,深入发动,认真督导,推进行风建设;各县区建设局对行风建设也高度重视,行风评议中位次均有不同程度前移,其中青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山海关区、开发区、北戴河区建设局先后被评为优秀和先进,海港区建设局在行风评议中也进步明显。在廉政建设方面,通过“健全规章、制度防腐,强化公开、阳光堵腐,规范市场、严管避腐,狠抓源头、监督治腐”等措施,健全了治理商业贿赂机制。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勘察设计、行业管理、企业改制、工程抗震、工程款清欠、支援铁路建设、城建档案管理、财务审计、人事教育、工会建设、对外宣传、精神文明、机关服务等工作也都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服务。2007年,市建设局被省建设厅评为全省工程建设与行业管理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标兵单位、行风评议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县区、各部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心血。在此,我代表建设局领导班子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2007年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县城、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虽有进步,但发展还不够平衡,部分县城、重点镇的发展速度不快,建设水平不高;建筑市场监管仍存在死角,违法违规工程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项目存在违法转包、分包和无施工许可开工等严重扰乱建筑业市场秩序的问题;安全生产形势虽然平稳,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工程款清欠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工程款新的拖欠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损害了农民工利益,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分户热改、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尚存一些差距;一些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仍没有根本解决,质量监督尚存在薄弱环节;在队伍建设上,个别工作人员作风飘浮、隋性严重、思想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责任部门:局行政办